来自韩国的帆船参加2018年威海国际帆船赛。
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我市首单降税货物通关。记者 杨正
先行先试
种好中韩地方合作“试验田”
2012年5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北京达成共识: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时隔两个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框架方案》,确定由威海、青岛、烟台、滨州等7个沿海城市作为示范城市。
在国家战略机遇下,我市始终坚定“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信念,统揽全局,着眼长远,当仁不让地提出——发挥威海对韩开放的区位、产业、文化等优势,加快威韩合作的深度融合,矢志成为中韩自贸区的先行区和先导区。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威海成为首个被写入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开创了双边自贸区建设的先河。
肩负着“先行先试 创造经验”的使命,威海上下“边研究、边探索、边推进、边完善”,不断完善协调对接机制,搭建双向互动平台,畅通对韩贸易通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开启了威韩深度合作的崭新大门。
2015年3月,威海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签署加强地方经济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服务、贸易、投资、产业、通关、旅游、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典范。
同年7月,威海市政府与仁川广域市厅签署《加强地方经济合作议定书》,韩国合作方由仁川自由经济区提升为广域市,双方商定在旅游、货物贸易、医疗美容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同年11月,争取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列入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全省对外开放重大事项,并提出了17项支持措施。
2016年1月,我市印发《关于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推动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围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货物贸易便利化、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五大方面,提出105项工作事项。
同年6月,《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和《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开放试验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出台。
加速释放自贸区建设红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模式。身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威海大胆探索创新,按照中韩自贸协定中的约定条款先行先试,在跨境电商、贸易便利化、服务业合作等方面取得了32项创新性突破。
2015年7月22日,首票威海—仁川海运进口邮件业务在威海口岸通关,成为国内第二条对韩海运邮路,也是国内首条中韩海运EMS速递邮路,实现了“空运时效、海运价格”。同日,设在韩国仁川松岛东北亚贸易中心的韩国仁川·威海馆正式开馆。同年8月11日,威海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业务正式启动运行。同年12月,仁川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在高区设立分中心。
此外,双方创新探索、先行先试步伐愈加坚实有力:医疗旅游观光威海咨询中心落户刘公岛客运中心;5名韩国旅客驾乘2辆自备车辆乘坐“新金桥2号”客货班轮从威海港入境,成为全国首例从韩国出发登轮“人车同步”入境中国开展自驾游;我省经过正式备案的在韩国设立的首个公共海外仓开业;首条中韩海运EMS速递邮路进出口业务全面开通;在全国率先建成出口日韩食品“同线同标同质”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