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八连”97岁生日:一场特殊的沂蒙精神传承课

“钢八连”97岁生日:一场特殊的沂蒙精神传承课

来源:琅琊新闻网 2025-08-01 14: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钢八连’是钢打的连队、钢铸的魂!祝‘钢八连’生日快乐!祝祖国繁荣昌盛!”7月25日,当97岁的沂蒙老兵李继申以视频的方式,为建连97周年的“钢八连”送上生日祝福时,全体官兵肃然起敬。

八一建军节前夕,临沂市“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32138部队,为英雄连队送上一份别样的“生日礼物”。

“钢八连”保存着一面珍贵的奖旗,记述着临沂抗日战争史上难忘的一幕,承载着“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1944年除夕,日伪军进犯临沭县朱村。八路军滨海军区四团八连浴血奋战,牺牲24名战士,用生命守护了朱村百姓,被授予“钢八连”荣誉称号。从此,“钢八连”与朱村结下了深厚情谊。2013年11月、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出重要指示。我市倾力打造的“沂蒙精神代代传”宣讲品牌走进军营,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生动实践。

军民共建,续写新时代鱼水情。朱村群众为“钢八连”带去了小戏小剧《第一碗饺子》,再现81年前的那场生死战斗和朱村百姓大年初一“第一碗饺子敬英烈”的红色年俗。临沭县委副书记、县长侯素云向部队赠送了朱村村民亲手绣制的“沂蒙精神 薪火传承”非遗绒绣作品。

聆听宣讲的队伍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去年入伍的24名临沂籍战士。因优异的表现,他们全员加入雷霆飞虎大家庭,成为朱村和“钢八连”的新纽带。他们合唱一曲《沭河的歌声》,唱出了军民情深。

“我是听着沂蒙红色故事长大的,沂蒙精神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我们这一代,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仅要练就过硬本领,更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00后”临沂籍战士韩雨说道,脸上写满了刚毅。

临沭县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难掩激动:“当年,我们的祖辈用小米和布鞋支援前线;今天,我们要用行动支持部队建设,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宣讲中,32138部队与市委宣传部签订了全民国防教育军地共建协议,“钢八连”与朱村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标志着军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32138部队领导动情地说:“从朱村保卫战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1年,但八连还是当年的‘钢八连’,我们将始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转化为练兵备战的不竭动力,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坚定担当,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区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盼。”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熟悉的旋律响起,大家同声相和。这场特殊的宣讲虽已落下了帷幕,但沂蒙精神在代代相传中,长出常青的新枝。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冰清 吴彦)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