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物馆举办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孔子博物馆举办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9 13: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8日,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这一主题,孔子博物馆策划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馆内馆外社教研学互动等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启动仪式上,“孔子文化数字中心”揭牌,“儒家文物数字资源平台”正式上线发布。“文化数据标注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儒家文物数据标注中心”揭牌成立。

孔子文化数字中心以儒家文物资源数字化工作为核心,主要承担馆藏文物数据库系统化建设与智能运维、文物数据资产全流程科学化管控及标准化授权,构建以儒家文物数字资源库为核心的文物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文物总账数字化管理体系,孔子文化数字中心集成文物数字资源与孔府档案数据,形成集数据采集、管理、授权、应用为一体的平台化服务体系,并依托预约系统等公共服务端口,实现文物数字资源的精准化社会供给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

同时,《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及《持廉秉公——孔府旧藏“誊黄”撷英展》也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开幕。

为激发青少年对“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的想象力,孔子博物馆推出“‘画’说博物馆未来”活动,鼓励青少年观众画出想象中未来博物馆的愿景。活动共收到数百幅画作。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提供独特的视角与灵感。孔子博物馆评选出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色彩奖、最佳构图奖和优秀奖等,并于5·18国际博物馆日进行展览。

此外,还有“小小古籍修复师”社教体验活动,让青少年观众动手体验纸张修复,感受文物修复的精细与耐心;“合香格物 佩囊知礼”趣味活动以独特的闯关游戏形式,让大家深入了解礼的内涵与价值;在面塑学习中,同学们一起探索文物上的谷子、瓜果等纹样,解读古代农耕文明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为更好地呈现孔子故里浓厚民俗气息,孔子博物馆邀请本地文化团体进行演出活动。各种地方戏曲轮番亮相,诸多经典曲目接续登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传统曲艺演出。

孔子博物馆还通过场景再现先秦《乡射礼》仪式,吸引众多国际留学生参与。

孔子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是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孔子博物馆将更好地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媒介,拉近观众与文化遗产的距离,让文物“活”在当下,让历史“走”向未来。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赵瑞雪|孔维亮)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