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以文明乡风之举,赋能乡村振兴

山东青岛:以文明乡风之举,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新华网 2025-04-24 11: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锚定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任务,将诚信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文明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以此为指引,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立足职能定位,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征集“青岛乡里乡亲”系列社会典型,积极挖掘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通过严谨细致地逐村摸排、深入调研,让一批感人至深的乡村典型走进公众视野,姜恩兰感人事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之一。

1976年,23岁的姜恩兰从诸城市辛兴镇嫁到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与丈夫张平高组建起了自己的小家庭。夫妻俩白手起家,凭借诚信经营,陆续经营起3家快餐店,成为20世纪80年代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后来丈夫执意将20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入编织袋厂,由于经营不善工厂倒闭,欠下巨额债务。张平高深受打击,不久便离世。要债的人蜂拥而至,巨额债务如同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了姜恩兰身上。21年来,她靠着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饭馆,用一份份小菜、一碗碗烩饼,一点一滴地偿还着丈夫生前欠下的巨额债务。

“感谢党的关心,让我更有信心、更早还清了债务。”通过联动媒体宣传报道、组织诚信主题学习,姜恩兰诚实守信、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典型事迹广泛传播,荣获中国好人、山东省道德模范、青岛市文明市民等多项荣誉。

展望未来,姜恩兰老人的眼神中依旧充满了希望。“现在终于没有人拿着欠条来追债了,我今年攒攒钱,还得把小餐馆再装修装修,我还得接着干,日子肯定越过越敞亮!”在张家屯村及周边地区,只要一提起姜恩兰的名字,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尊称她为“女丈夫”。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良好的家风不仅决定一个家庭的发展实力,还能带动整个乡村的文明风尚。据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将持续深化“青岛乡里乡亲”系列社会典型征集,扩大榜样挖掘覆盖面,创新宣传形式,让更多感人至深的家风故事、乡风文明案例“破土而出”,结合乡村振兴市级片区建设打造家风家训主题文化墙、完善优化乡村道德积分激励机制等,推动家风建设与乡风文明深度融合,抓点、带线、扩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精神动能。(吴小勇 闫东浩)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