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三位乡村追梦人用她们的才华、决心和行动,激励了众多网友。她们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奋斗的力量,更折射出中国农村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从英语教师到“苹果女王”,坚持不败岁月
在招远市的一片果园里,57岁的李晓霞身穿黑色棉服,围着红围巾,站在挂满果实的苹果树下,仿佛一幅质朴的乡村画卷。当她开口时,流利的英语让人眼前一亮:"We do hope to share our delicious apples with you." 随着媒体纷纷对其视频进行转载,李晓霞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账号粉丝已超过30万。
李晓霞曾是一名英语教师,退休后,她选择回到农村,投身农业。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我长在农村,对田园生活本就十分向往。”如今,她和家人共同经营着一个100公顷的果园。她的果园采用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成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果园示范园。
去年,面对苹果供过于求的局面,李晓霞决定借助社交媒体打开销路。在侄女的帮助下,她用英语制作短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走红。如今,她定期进行直播。直播间中,李晓霞的话语越来越熟练,苹果的销量也越来越好,最多时每天能卖出去400多箱苹果。
“我想在宣传推介自家苹果的同时,也宣传我的家乡招远,为招远的其他优质农产品带货,为家乡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望未来,李晓霞信心满满。
从包子铺老板到“英语网红”,相信榜样的力量
在曲阜市的一个小镇上,40岁的包子铺老板王霞把学习英语的生活拍成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在直播间里,她一边包包子,一边用英语介绍包子。热腾腾的包子和流利的英语形成的奇妙效应,让她走红网络。
去年9月,王霞开始学习英语,初衷是为了给正在读初中、抱怨学习英语太难的儿子树立榜样。她利用手机上的翻译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挤出时间学习,甚至在忙碌的包子铺里也不忘练习。她的视频记录了她从“蹩脚英语”到逐渐流利的进步过程,吸引了1.7万名粉丝。
“尽管每天在店里忙碌,但我从未放弃学习。”王霞说。她的坚持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关注,还带动了包子铺的生意。一些粉丝甚至专程到她所在的小镇品尝她的馒头。
谈到未来,王霞准备参加雅思来证明自己这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她认为摆脱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无限可能。她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孩子的榜样,更希望激励更多农村人保持进步,勇于改变和创新。
从果农到“田间诗人”,热爱赋予春夏秋冬
在蒙阴县,52岁的果农吕玉霞用诗词般的美文表达生活感悟,被大家熟知。她的美文不仅展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农村的美丽。截止今年3月,她在社交媒体上拥有近60万粉丝。
“我的父亲曾经当过乡村教师,从我很小的时候,他就一边干着农活,一边给我讲历史故事,讲这些古诗词。”吕玉霞回忆道,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好好上学,但受父亲的影响,她热爱写作,坚持记录生活,写了好几本日记。两年前,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首关于乡村风景的诗,这条视频获得了几百万次浏览。在儿子的鼓励下,她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作品。
“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沂蒙山,知道这里美丽的风景和我们种植的农产品。”她说。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赵瑞雪|刘川 王新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