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海渔场“潜行者”

冰海渔场“潜行者”

来源:新华网 2025-01-17 13: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是离岸约130海里的黄海中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右侧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近日,在离岸约130海里的黄海中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迎来服役以来首次三文鱼收鱼作业。在“深蓝2号”上工作的们潜水员迎来勇闯冰海的考验。

38岁的王立宾就是“深蓝2号”一名专职潜水员。每到收鱼季,他都要带领队友下潜,将渔网在水下铺展开来,再把鱼聚集到一个区域,方便后续工船用吸鱼泵吸鱼。收鱼过程中,他们还要按照指挥控制吸鱼管道进鱼口大小。除了收鱼,潜水员们平时还要负责网箱内外清洁、水下设备维保、台风应急处置等工作。

冬季海上风大浪大、气温低,潜水员们要在水下连续工作两三个小时,非常辛苦。“我们的工作是整个收鱼过程的关键,因此再难也必须克服。”王立宾说。海中潜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每次下潜前王立宾都会将队员的装备逐一认真检查。

出海后一个多月才能上岸一次,工作性质让王立宾与妻儿聚少离多。好在现在条件改善,海上建起网络基站,虽然信号还不太稳定,但能每天给家人报个平安。

今年是王立宾海上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他说,有幸见证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发展,从最初的普通网箱、重力桁架网箱到划时代的硬核装备“深蓝1号”,再到如今超9万立方米的“深蓝2号”,装备越来越先进智能,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相信我们深远海养殖会越来越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

王立宾展示他们的工作成果(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天蒙蒙亮,王立宾和队友们一起登上橡皮艇,准备从养殖工船前往“深蓝2号”开始新一天的工作(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王立宾(左)乘坐橡皮艇前往“深蓝2号”,并向记者比手势致意(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王立宾乘坐橡皮艇抵达“深蓝2号”(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王立宾登上“深蓝2号”准备开始工作(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现场总调度胡宇泽(前右)向王立宾介绍当天天气和收鱼的注意事项(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王立宾(中)在下水前向队员交代收鱼作业流程并强调安全事项(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