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悠扬、歌声嘹亮、人流涌动、旖旎风光,位于青岛市兰山路1号的青岛音乐厅建于1934年,其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底蕴厚重,成为人们前来旅游的必选观光地,也是市民举行文艺活动的重要集聚地。
它的前身青岛礼堂曾是青岛最大的公用礼堂,一些重要的集会均在此举行。其中,1957年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这次会议不仅是至今唯一一次在京外举行的民族工作座谈会,而且对民族政策走向成熟和完善具有里程碑意义。
随着时光流转,中华各民族早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而1957年在青岛举行的这次会议也愈发彰显出其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青岛市市南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的初衷所在。
“这次会议,周恩来总理现场参加并作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在为民族工作形成纲领性指导的同时,也为会议举办地青岛留下了做好民族工作的强大底气和一笔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青岛市市南区委统战部四级调研员程友华说。
走进位于青岛音乐厅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带有红色元素的展览配以古朴建筑的格调,进一步凸显出历史厚重感。
主题教育馆设有“红色印迹·铭初心”“光辉历程·谱华章”“团结奋进·续新篇”主题展和沉浸式体验厅几部分,展示了中国发展进程中有关民族工作的众多记忆。让前来音乐厅参加活动的市民在享受文化艺术陶冶的同时,也能够浸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中,进而对民族工作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红色印迹·铭初心”版块,对1957年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的展示可谓详实。30余件展品中,既有周总理讲话的记录草稿、油印本、单行本等,也有资料、图片的历史佐证以及后续相关报纸的刊发报道。
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当时的会议实况,一张张泛黄的报纸刊载着对这次会议的实录。让人们在观展的过程中仿佛能够跟随画面和资料一同穿越回会议召开的时刻。
在“光辉历程·谱华章”版块,系统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解决民族问题和开展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而且在走廊右侧还对56个民族的服饰、乐器、器物等进行了展示,充分彰显了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理念内涵。
在“团结奋进·续新篇”版块,集中展现了山东省、青岛市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历程,展现出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地方谱写的崭新篇章。
此外,在观展过程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数字化科技在展览中的应用。比如展厅门口设置有签名机,前来参观的人们可以在此留下自己的名字和照片,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在第一版块中,关于1957年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的资料可以通过触摸屏实时查看,而且还能够真切聆听周总理的讲话片段。在第二版块中,中央历届民族工作座谈会知识采用滑轨屏的方式进行设计,滑轨屏移动到相关画面,对应知识便可自动显现。
据了解,在主题教育馆的筹建过程中,相关资料的搜集是最大的难点。由于会议时间比较久远,且曾经参与或见证的人员难以找寻,给筹建工作形成了很大阻碍。
“我们辗转去往省市博物馆、档案馆以及中央档案馆等寻找与这次会议相关的资料,最终汇成了现在展出的30余件历史资料。”程友华说。
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已成为市、区两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教育校外教学点,并同步纳入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品线路和大中小学教育研学实践基地,陆续接待了数个团体的现场观展。
此外,随着市南区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主题教育馆的打造进一步丰富了阵地建设,助力市南区“籽籽同心·花开市南”民族工作品牌矩阵更加完善,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的打造既是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深度挖掘,也是对红色文化的赓续传承,更是民族工作在青岛留下的宝贵财富。它的建设让青岛音乐厅在承载美好旋律的同时,也让这座老场馆飘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乐章”。(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