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微服务”,撬动“大就业”。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青岛市市北区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体察民情民意民声,把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从居民急难愁盼入手,聚焦“乐业市北·就‘享’服务”,创新构筑“1314”一生一世陪伴式就业服务机制,以“微就业、微创业、微组织、微技能、微服务”为基础,扎实开展“社区微业”工作,在辖区建立了22个“就享家”乐业服务站,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充分就业,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家门口服务站,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社区在得知辖区大学生毕业后在家待业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开展‘敲门’服务行动,了解到她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想从事模特培训类工作。于是,我们乐业服务站的服务专员陪她参加了市北区的专场招聘活动,并帮助她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成为一名模特培训老师。”市北区海泊河社区“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服务专员说道。这只是“社区微业”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海泊河社区,求职者可以将想法写在心愿纸上,贴在心愿墙上,等待就业人才服务专员一对一帮助;创业者可以在青年驿站免费办公或召开会议,与其他团队共享资源,协同发展;失业人员可以通过“咖啡点亮老城区”项目,现场学习观摩咖啡师烘焙师操作,掌握就业技能;宝妈们可以通过新形态就业平台,找到时间自由且没有门槛的灵活性就业岗位……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北区人社局深化走访调研,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靶向施策,以破解难题办实事的实际成果检验主题教育调研成果。
个性化定制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政务服务窗口开到了店门口,为我们提供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就享家’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社专家’。”今年9月以来,“就享家”流动巴士服务站进驻台东步行街后,和平裤业王经理有感而发地说。据悉,和平裤业是一家扎根于台东步行街二十余年的服装店,今年秋天,公司王经理来到台东“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描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工作人员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为和平裤业制定了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人社服务,同时,帮助企业规范用工行为,实现了资源的高度整合、服务的高效集中。
据悉,结合台东步行街、大鲍岛休闲文化街区人流量大、商会、创业基地、孵化器等平台资源丰富的特点,市北区因地制宜,今年九月份,在台东、大鲍岛两个创业型特色街区打造了全省第一个“就享家”流动巴士服务站,实现与商业街区、文化街区充分融合,让“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优化“微服务”,增强社区就业资源聚合力
近日,家住水清沟街道乐安路社区的王先生得知家门口设置了就业服务驿站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这里,扫描了服务站求职登记的二维码,将自己的求职需求在手机进行登记。当天下午,王先生便接到了街道人社中心的服务电话,向其介绍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政策,通过分析“就享家”用人单位需求清单,对王先生进行了岗位推荐。王先生对推荐汽车销售岗位比较感兴趣,第一时间联系了招聘公司,面试后达成了就业意向。服务站建立以来,已组织社区招聘会1场,接待社区求职者20多位,有5人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社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是保障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市北区人社局通过梳理百家重点产业企业名库,采集企业就业需求,绘制人才地图,建立“企业就业人才需求”清单、“个人就业创业需求”清单、“就业人才供需匹配”清单,持续精准匹配岗位,确保就业服务及时、精准、有序,实现就业服务靶向落地。
青岛市市北区坚持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促进主题教育成果“进千家入万户”,截至目前,已建立22家集需求排摸、岗位筹集、供需匹配、能力提升、援助帮扶、指导服务、劳动维权监督七大功能为一体的“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服务企业3000余户,摸排信息5万余条,收集岗位2万余个,服务6万余人次,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2万余人,打通了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人社服务零距离”。(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赵梓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