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跑出生活垃圾分类加速度 践行文明生活新风尚

山东青岛:跑出生活垃圾分类加速度 践行文明生活新风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5-25 14: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山东青岛扎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抓习惯、抓管理、抓长效等关键处着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青岛市区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全覆盖,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率达22%(省内标准20%),回收利用率38%(国家标准35%),全域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市民切实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

5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青岛市副市长解宏劲介绍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青岛坚持宣教并举,推动垃圾分类融入日常、成为时尚。在全市设置垃圾分类宣教中心54座,将垃圾分类纳入校本课程,600名专业的“星火讲师”进机关、进小区、进学校开展主题宣传,将垃圾分类“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8%。

解宏劲介绍说,青岛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多措并举激发群众分类自觉。实行定时定点投放和占桶指导,对投放环节实行精准监督。结合道德银行、积分返现和兑换等激励措施,让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真正得实惠。

自2022年起,青岛西海岸新区运用“跨界思维”,联合线上超市、线下便利店等机构,搭建多个积分兑换平台,通过垃圾分类等绿色行为获得的积分,可兑换成日常用品或生活服务,实现绿色行为有产业支持、相关产业有“分类绿”引流的双赢。

“一袋大米、一瓶洗手液、一瓶酱油……算算一共需要多少积分?”5月22日,家住唐岛湾A小区的吴娟一早来到闻达客超市里,用垃圾分类取得的积分换取物品。

记者看到,超市里有单独的一列货架,摆放着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商品,有饼干、卫生纸、洗衣液等。“丢垃圾时按规定分类进桶就可以获得积分。”吴娟看着陈列柜说,“这大半年家里的调味品都是用积分换的,等再攒攒积分,下回还能换箱啤酒。”

与此同时,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青岛高标准建设垃圾分类应用场景,汇聚收运线路、处理设施等基础信息3.6万条,形成垃圾分类“家底一个库”、运行管理“显示一张图”、问题处置“全市一盘棋”。

据悉,通过智能监控、智能称重等技术,青岛对4000个投放点实时监测,对全市268条厨余垃圾分类收运线路、1.3万个收运点位作业情况自动考核,对全市6座处理园区实行云上监管,实现从人员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上,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正式活动。宣传主题为“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宣传重点包括传达中央有关部署要求、宣贯有关制度政策标准、宣介阶段性工作成果、推广典型实践经验、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等内容。

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开展“垃圾分类齐参与,美丽青岛共受益”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和执法活动,着力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创建环保、绿色、美丽的城市居住环境。

宣传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页,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题宣讲,围绕如何分类、如何处理等内容进行重点宣讲,引导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当中来。

在联合执法现场,工作人员着重检查了小区垃圾分类硬件设施维护和厨余垃圾分出率,以执法视角与居民视角相结合的方式,既收集、推广物业服务企业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好做法,也帮助其协调完善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以执法护航居民居住品质提升,以服务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实现居民生活、企业运营、基层治理的“三方共赢”。(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解传姣)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