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大雪时节,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连片的菠菜将大地铺上一层“绿毯”,数百人的专业收割队正在地里采摘、分拣、装箱。
在黑里寨镇杨家村昊锟蔬菜合作社的菠菜种植基地,合作社社长伊善岭也撸起袖子,和农户们一起搬运菠菜。
几年前,当地村民还难以从土地里创造多少效益。“首先,所种的蔬菜品种本身效益不高。”伊善岭说,“其次,市场不大,农户单打独斗,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作为黑里寨镇本地人,他对这种情况一直心有不甘。分析完问题所在,他开始寻找增收的突破口。
一次偶然的机会,伊善岭在济南市的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在菠菜收获季,东北的十几个城市每天都能从这里拉走50多车菠菜。“济南能种菠菜,我们黑里寨肯定也行。”伊善岭看到了商机,“黑里寨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西靠黄河,南临小清河,水资源丰富,且土壤以沙土为主,适合种植菠菜。”
回来后,伊善岭种了6亩菠菜“试水”,在当地市场很受欢迎。紧接着,伊善岭扩大种植规模,20多亩地都种上了菠菜。“但种得太多,周边市场又小,最后很多都在地里坏了。”伊善岭心疼地说。
“品种、市场、种植规模缺一不可。”冷静思考后,伊善岭又有了新的思路:“小规模难以闯入大市场,应该‘抱团’种植。”带着这种想法,2009年,伊善岭进行了第二次尝试——成立昊锟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20余家种植户,发展了50亩菠菜。几经周折,小菠菜在南方市场很受欢迎,种植的菠菜销售一空,合作社社员收入翻了两倍多。
目前,合作社带动周边22个村2500多家农户种植,菠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7.5万吨。精装菠菜畅销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并远销俄罗斯,成为当地一大产业。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