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南区财政部门紧盯“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要求,纵深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行动,聚焦三个导向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今年,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增幅高居全市前列,财政收入税收比重排名全市首位,全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韧性进一步提升。
聚焦惠企纾困,加大激励扶持力度
落实《市南区促进“招商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制定《市南区经济发展贡献奖励政策实施细则》,实施“招商引资发展贡献奖励、企业管理团队奖励、重点企业奖励、成长型企业奖励”等奖励政策,共涵盖全区654家企业,向其中306家企业“免申即享”兑现奖励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公平便利营商环境。
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运行留抵退税非集中式审核模式,开展大额退税事前分析,实现无风险企业“来了就办”,创新机制提速审核,全区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完成全口径退税11.3亿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
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对200万以上的货物、服务及400万以上工程项目预留45%以上份额面向中小微企业开展政府采购。对承租区属国有企业、区属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的266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近1500万元,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聚焦绩效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制定《关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配套出台全过程绩效管理16项制度措施,整理编印《市南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工作手册》,指导预算单位跟进制定落地措施,让绩效管理广泛覆盖助企纾困、社会治理、等项目支出全过程。
完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库”两大指标库,其中,“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实现对全区预算单位全覆盖,“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库”实现对全区专项资金、专项支出全覆盖。
搭建预算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信用管理平台,提供业务培训、宣传推介等服务,积极培育有资质的中小微企业参与绩效工作。同时,对绩效目标完成优良的项目支出优先予以保障,对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项目予以调整或取消,从源头上优化财政资金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政策促进营商环境加快改善。
聚焦双招双引,促进经济稳定运行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建立重点税收企业、重点科技企业、重点行业企业“三张清单”,实施全覆盖企业包联服务、全闭环企业诉求办理、全方位政策制定落实三项为企服务机制,对企业逐一明确区级包联领导,逐户开展实地走访,并对走访企业及问题办理情况进行日调度、日通报。
瞄准六大主导产业,专班化参与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发挥税务部门高职级干部和10个青年突击队业务骨干作用,广泛对接市区财政、人社、规划等多部门,紧扣企业性质、行业特点,逐户解析、精准预测、一企一策,以“招商引税”促进“招商引资”,将专业优势转变为服务优势,深入挖掘财政收入扩量提质潜力。(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