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的秋日午后,大运河美得很娴静。只见身穿解放蓝色褂子的王和平出了大门,拐进胡同,走了200多米,就到了大运河边上。他今年77岁,武城县四女寺村人,三次因运河而搬家,每次都还是落在了运河边上。“每天都得运河边走一走,要不然心里不舒坦。”他把两手背在身后,侧脸在运河水映照下显出黑亮的颜色。
为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改善大运河水资源条件,恢复大运河生机活力,水利部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启动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4月28日,随着鲁津两地提闸补水,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
山东所提闸,便是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就在王和平家门口。河中有水后,他到河边跑得更勤快些,眼中难掩欣喜。少年时,他曾沿着南运河岸边奔走,一路从四女寺到德城区读书,看货船来来往往,听拉纤号子。“全村也就我一个人考上了德州的中学,但一年后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如今两鬓斑白的他时常写一些往日的运河故事,他说,“我得好好活着,看看热热闹闹的大运河。”
乘着国家、省一系列规划和政策利好东风,去年8月,德州市组建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全面启动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工作。10个月来,围绕规划编制、融资平台组建、文化挖掘、项目建设等,完成了一系列奠基础搭框架的工作。
基于南运河德州段遗产整体价值特征,以南北向蜿蜒的运河主干、沿河分布的系列漕运集聚组团、运河东岸蔓延生长的服务型城乡聚落为原型,整体形成“一廊六片”的总体布局,部分项目已经开工。
按照规划,至2035年,大运河德州段文化遗产系统得到整体保护与全面呈现,为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系统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事业保障切实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这应该就是王和平想要看到的大运河。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张哲龙 李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