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雕福禄

巧手雕福禄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9-23 08: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葫芦与“福禄”谐音,民间素有在家中摆放或悬挂葫芦的传统。在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52岁的杨金波是远近闻名的“葫芦大王”。一个个普通的葫芦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远销全国各地,还走出了国门。

杨金波自幼喜爱书画,尤好钻研手工艺品。2017年,他成立了美葫轩葫芦工艺创作室,专心制作葫芦工艺品。“从祖父辈起,家里就摆了不少带图画的葫芦,惟妙惟肖的人物、花鸟形象总让我爱不释手。”杨金波说。他种植葫芦,还买来绘画、烙画工具搞起创作,多次到聊城、河北等地,向葫芦艺人请教学习,不断打磨自己的雕刻技艺。“他被葫芦迷住了!”爱人赵桂荣这样评价。

葫芦雕刻要经过选型、配图、起稿、雕刻、打磨等工序,葫芦皮薄,刻画时需把握好力度,稍不留神就会捅破葫芦皮。2019年,为参加首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杨金波和他的团队准备雕刻一件具有山东特色的葫芦作品。“围绕‘一山一水一圣人’题材,我们用了半个多月时间确定了作品构思。”用葫芦肚做“泰山”、龙头龙须做松树,辅以水车、小桥、凉亭、荷花、老翁,经过四五天夜以继日地雕刻制作,名为《葫芦雕工艺葫芦》的作品终于完成,并获奖。

之后,杨金波开发了葫芦灯,在葫芦上雕刻鲤鱼、荷叶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图案,寓意年年有鱼、家和业兴,并与根雕相搭配,组成具有中国韵味的灯饰品。杨金波说:“这些葫芦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主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国家,一盏灯能卖到2000至6000元不等。”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杨金波也通过网络平台把作品销往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他的微店销量已破千,直播平台圈粉1.3万,依靠粉丝竞拍,有件作品的成交价格高达1.2万元。“我想把葫芦做成产业,并吸引附近村民参与其中,形成市场效应,让大家共同致富。”杨金波说,多年来,他免费培训了近300人,现在专门从事葫芦雕刻的也有20多人。他们每件成品的手工费少则几十元,多则近千元,平均下来每人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