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沈童 烟台报道
8月31日下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烟台市国资委主任王浩介绍了1-7月份市管企业经济发展情况和烟台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情况。据介绍,今年以来,烟台市国资委和市管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狠抓生产经营,经济运行呈现“承压前行、稳中加固”的态势,为全市高标准打造“山东发展重要增长极”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7月末,烟台13户市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329.8亿元,同比增长21.4%;所有者权益1876.4亿元、国有权益96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22.3%。1-7月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54.3亿元、利润总额153.7亿元,烟台市管企业以占全省各市国有企业4%的资产总额,实现了全省市级国有企业26%的营业收入和55%的利润总额。
今年前7个月,烟台完成国有资本收益上缴13.2亿元、同比增长91.3%,上交税费78.5亿元、同比增长20.1%。完成出口产品销售收入230.5亿元、同比增长50.1%,实现社会贡献总额284.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496个,为2517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5948万元,有力发挥了国有企业“稳定器”作用。
同时,烟台加快推动总投资2560亿元的205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年度投资计划666亿元,已完成投资350亿元。今年以来实现工业总产值1195.4亿元、同比增长30.1%,万华蓬莱工业园、东方航天港、生物医药产业园、海上世界、芝罘仙境等一批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均按计划加快推进。
1-7月份,烟台引进内资项目23个、到位资金59.8亿元;外资项目6个、到位外资2.6亿美元;招引博士10名、海外留学人才25名、硕士人才202名、大学生1507名。3户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成融资192.4亿元,泰和新材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30亿元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为项目招引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在发布会上,王浩通报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情况。
截至2021年底,烟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115项量化指标基本完成,在全省2021年半年度和年度考核评估中均获A级考评结果。
据王浩介绍,国企改革三年以来,烟台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制定市属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市管企业主业管理意见等制度文件,持续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推进市管企业聚焦主业发展,对交运集团主业进行动态调整,对裕龙发展公司主业进行确认;稳妥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从2019年的25户重组整合到目前的14户,主业全部控制在2个以内。
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三年来,烟台市管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全面制定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各级企业全部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市管一级企业及权属企业全部按要求配备外部董事且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一企一策开展市管企业分类授权,指导企业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制度。公司制改建工作顺利收官,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企业占比达到100%。
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烟台市国资委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通过以资源换资本、以股权引战投的方式,引导国有资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接合作。万华化学、泰和新材、冰轮环境先后完成整体上市,成为山东省目前仅有的3家国有整体上市公司;蓝天集团下属10户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资产总量32.94亿元;国丰集团引入优质民营、外企进行战略合作,采取51:49的股权模式,各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比例达90%以上。
国资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据悉,烟台在全省率先打造国资监管“云平台”,对市管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三重一大”等事项进行实时在线监管。全面构建起出资人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国资监管“大格局”,实现各类监管统筹衔接、信息共享、有机贯通。动态调整和优化出资人监管权责和授权放权清单,推动监管职能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深入开展市委“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国资监管与服务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在党建方面,烟台市国资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市管企业及各级权属企业全部实现“党建入章”。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硬党支部比例超过80%,评定五星级党支部52个,先后打造了“党建融·交运红”等党建特色品牌和“孙志辉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党员名匠工作室。指导市管企业全面建立完善跟进督办制度,健全市管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长效机制。。
(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