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乡村“复兴少年宫” 善用“非遗”立德树人

近日,单县“复兴少年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非遗传承融入学生课堂,集合多种育人元素,采用多种育人方式,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单县:乡村“复兴少年宫” 善用“非遗”立德树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8-10 16: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单县“复兴少年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非遗传承融入学生课堂,集合多种育人元素,采用多种育人方式,形成育人合力,不断巩固和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单县“复兴少年宫”教育点之一黄岗镇刘老家小学操场上,学生们正跟着市级非遗项目大洪拳传承人周洪科习练大洪拳。“马步扎好,脚下要稳,动作要准”,周洪科给学生们讲授动作要领,同学们抬手、踢腿、下蹲、出拳,“呼”“哈”掷地有声,一招一式整齐划一,尽显少年们的精气神。

这所学校虽然学生不多,一共不足200人,但仍然坚持立德树人,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德智体美教育全面发展。应黄岗镇中心小学邀请,今年周洪科开始担任乡村“复兴少年宫”校外辅导员,每周抽出固定时间到各个教育点轮流给孩子们上武术课。

刘老家小学校长刘德新说:“孩子们练习大洪拳后,不光精神头足了,体质好了,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全校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明显提振。周洪科认为“天下武功,小者,强身健体;大者,保家卫国”,适当的武术锻炼有利于加速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保持清醒,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据了解,大洪拳自清康熙年间开始流行,历经三百多年、数十辈大洪拳门师精修细研,世代相传,绵延不绝,自成风格,2014年被列入山东省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洪拳文化渊源流长,融合了道家、佛家文化等,蕴含着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

“让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是一种责任,武术传承也是一种责任,我将武德、武魂倾注到武术教学中,希望发掘‘有形者好授’之人,为非遗武术传承打好根基。”周洪科对记者说。

体育与智育结合,武术课堂大放异彩,不仅受到学生们欢迎,家长也纷纷表示赞同,“我的孩子学习拳法后,学习成绩不降反升,身体素质变好了,跑步都不费劲了。”学生帅仁哲的家长说。现在许多乡村小学习练大洪拳的积极性更高了。

在黄岗镇“复兴少年宫”,开设了书法、国画、音乐、素描、剪纸、武术等十几门课程,其中不少属于非遗项目,专门聘请了非遗传承人、专业老师担任辅导员。“将非遗项目引进校园,融入教学,不光能传承好、发扬好非遗文化,还能唤醒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黄岗镇党委书记郜玉军说。

当前,单县乡村“复兴少年宫”正在着手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非遗传承进校园经验,以便“兴趣化培养,正规式训练”,让非遗教育真正发挥立德树人作用,惠及更多乡村青少年。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