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青岛品牌日”正式启动,以城市之名打造品牌盛宴

2022“青岛品牌日”正式启动,以城市之名打造品牌盛宴

来源: 人民日报
2022-07-18 14: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7日,2022“青岛品牌日”的首场活动——中国品牌卓著发展论坛暨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参加活动。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致欢迎词,工信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毕开春视频致辞。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建刚,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崔作,以及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共同见证2022“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启动。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林毅夫,以及品牌建设领域专家、国内知名企业代表等6人作主题演讲,探索“十四五”期间品牌建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启动仪式上,“工赋青岛”专家智库正式揭牌,15家青岛企业发布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青岛行动宣言》,并为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进行了授牌。

耿涛在致辞中表示,品牌兴则城市兴,青岛通过人大形式设立品牌日,就是要树立品牌兴市、品牌强市的鲜明导向,放大城市品牌优势,把“品牌之都”这张名片擦得更亮。青岛将推进品牌梯次式培育,聚焦优势产业,发挥好品牌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品牌提质升级,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聚焦虚拟现实、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建立品牌创建培育梯队,打造更多引领潮流的新兴品牌。

工信部科技司一级巡视员毕开春在视频致辞中说:“品牌代表企业和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增强发展信心、高度重视和加强品牌建设,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加大、加深大家对品牌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充分发挥品牌引领的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

林毅夫在题为《新征程上的民族复兴和品牌强国建设的机遇》演讲中说,中国品牌建设迎来两个机遇,一是中国将会涌现一批由世界一流的领先企业所拥有的世界著名品牌,像中国现在已经有的华为、腾讯、阿里巴巴、海尔、海信那样;再者,随着我们民族的复兴、收入水平的提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望的产品与服务中,同样会涌现出一批知名的品牌,变成世界知名的品牌。“我相信,今天召开的中国品牌卓越论坛会对这个时代的到来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青岛在品牌建设上领先全国,青岛和青岛企业一定会抓住这个机遇,贡献于我们国家民族的复兴,也贡献于中国品牌的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原司长高延敏就“制造强国背景下的工业品牌建设”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品质是塑造培育品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品牌的发展,以数字化创新制造、增加消费热点和高端产品来推进品牌升级发展。

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智家董事长兼总裁李华刚分享了海尔建全球化企业、创世界级品牌的经验。李华刚认为,世界一流品牌应该具备三个“性”,即时代性、全球性、引领性。海尔做时代性的品牌总结起来就是三级品牌体系:高端品牌、场景品牌、生态品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的演讲主题为“品牌管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他对青岛品牌日予以高度评价:“青岛把品牌日作为一个重大事项予以确立,这是青岛面向高质量发展、面向品牌强市、面向未来的鲜明态度。充分利用7.17青岛品牌日以及活动引发的各种传播效应,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宣告、彰显青岛品牌的魅力和价值,非常有意义。”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维强分享了品牌建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海信经验。陈维强:“海信始终重视品牌建设,并且很早认识到家电行业作为全球充分竞争的行业,如果仅满足于国内而不在海外建设自有品牌就无法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海信一方面通过研产销本土化,让海信的品牌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另一方面不断摸索世界一流品牌建设的路径,建设自有品牌全球营销布局。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宫天龙带来了以《人民需要什么 五菱就造什么》为主题的演讲,分享了五菱口罩、地摊神车、螺蛳粉、宏光MINI EV等近几年品牌出圈的多个案例。“万物皆可五菱,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们与用户共创,做好民族品牌。”宫天龙说。

本次活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

2022年“青岛品牌日”以“城市与品牌共成长”为主题,共设六大板块,包括中国品牌卓著发展论坛暨“青岛品牌日”启动仪式、“绽放的力量” 青岛品牌体验秀等,通过不同层级、不同侧重、接续不断的话题,提升品牌内生引领能力,打造城市级品牌宣传IP,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