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市南区以文化力量激活城市生命力

市南区是青岛的人文渊薮。市南区作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是中国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分布最为集中的城区之一。小游客们在著名导游孙树伟的带领下,参观名人故居,学习历史知识。

深耕细作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市南区以文化力量激活城市生命力

来源: 大众日报
2022-04-12 10: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市南区是青岛的人文渊薮。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一位位历史文化名人,不仅成为了市南区的文化标签和文化印记,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的生机与活力,为城市增添强大的发展动力,激活城市生命力。

历史文化名人是市南区独一无二的印记。他们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独领风骚,串起一个个时代亮点。他们与其它文化记忆一起,共同塑造了市南区浓郁的文艺气质。

名人文化是一种浸入城市肌理的存在,不仅仅诉说着历史,也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名人文化气息。2012年6月,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成功当选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如今已成为外地游客感受青岛城市气息、观赏城市风貌的“必打卡”地点之一。20世纪30年代,福山路这条并不起眼的街道居住着很多文化名人,例如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洪深,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巴金等。现在,每到旅游季,平日里安静的小路上游人如织,人们或拍照或驻足观赏景色,穿越时间长河,回溯旧日时光。

穿越历史,名人文化影响深远

一座座名人故居承载历史,封存记忆,成为今人追溯过往的时光通道。

市南区作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是中国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分布最为集中的城区之一。《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年)》公布的60处名人故居中的58处分布在市南区。

这些年,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李四光故居(地质之光展览馆)、周叔迦故居(周叔迦主题书店和民宿)、郭沫若故居(郭沫若书房)等一批名人文化场馆被大家熟知,俨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市南区名人故居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类型以庭院别墅和独立式住宅、里院建筑为主,呈现集山、海、人、居于一体的格局。这些建筑风格迥异,包括欧洲券廊式建筑、庭院别墅建筑、街市建筑等多种风格,部分采用了中西合璧建筑风格,且滨海特色鲜明,多聚集于青岛湾、汇泉湾和太平湾“三湾”沿岸,依山面海,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赋予故居街区独特秀丽的滨海特色。

走在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一条寻常的小路中可能就藏着一个名人故居,一个不起眼的街道上可能就有一个名人景点,那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那些文学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故事,在这个城市中却是如此寻常地存在着。历史文化名人给市南留下了宝贵财富,历史与当下相互碰撞,产生别具一格的城市魅力。

传承创新,激活城市生命力

“同学们,因为落后,中国曾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百姓生活困苦,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今年春节刚过,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小游客,他们正在参加由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红色新年 绿色出行——文明旅游小卫士在行动”文明旅游实践活动。

小游客们在著名导游孙树伟的带领下,参观名人故居,学习历史知识。孙树伟给小游客讲解了从19世纪末青岛建置,经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改革开放后青岛的发展历史,小游客们专心致志地聆听讲解,感悟爱国主义精神。

2022年市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力推进文脉传承与创新,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目前,市南区正下大力气构建历史文化名人与现代城市之间的联系,推动文化元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想通过举办讲座、品读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弘扬传承市南区名人文化,形成一种持久的渗透、浸润和教化作用,教育、激励、影响居民,同时提升市南区文化软实力。”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8月以来,已举办多场“读经典品市南”主题阅读活动,通过大咖讲座和读者分享,以老舍故居骆驼祥子博物馆为原点,辐射小鱼山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名人故居,讲述名人名篇,推出主题阅读,让城市文化活起来。

不仅政府在加大投入力度,一些热心人士也在为市南区名人文化的开发与建设出谋划策,家住福山路的居民刘武就是其中一位。他介绍,因为和名人故居是“对门”,每逢旅游旺季,他的家也成了“问询处”,经常有游客向他询问“某某故居在哪里”。为了方便游客更好地了解市南区名人文化,他发挥绘画特长,创作完成了42个名人故居钢笔画作品,自费印制《青岛市文化名人故居大全》,还把临街的房子腾出来开办美术馆,方便游客参观、交流、休息,目前已接待游客及参观者将近10万人次。

“历史文化名人,是城市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只有在他们身上,城市文化的光辉才得以展现。”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精耕细作市南区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文化名人及其文化‘活’起来,真正走出历史、融入当代,让市南区的城市气质更加彰显,让市南区的文化品牌更加闪亮。”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吕晓菲 报道)

(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