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28日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备受瞩目的市南区两会胜利闭幕,来自各条战线的代表委员汇聚到一起,共赴盛会,同绘市南美好明天。
两会是汇聚党心民意、连通国计民生的桥梁纽带。市南区两会紧紧围绕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绘就了“施工图”“时间表”,用一笔笔饱蘸智慧和汗水的画墨勾勒出市南发展的春天画卷。不少代表委员说,这是一个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的报告,是一个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个凝聚力量、顺应民心的报告,让我们读懂了市南区在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上的信心、决心和暖心。
信心——砥砺前行 使命必达
今年市南区两会内容重要,看点多多,希望多多。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就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信心十足”。“更加”“加强”“提高”“加快”……这一个个词语勾勒着未来市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期待。因为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的愿景目标,就更值得期待、更鼓舞人心。
有信心才有思路,有信心才有希望。做好今年工作,信心来自哪里?这样的信心,来自已经取得的实绩,来自不断增长的实力。
——重大考验彰显精神底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先后举行。市南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高标准做好环境提升、安保维稳、礼宾接待、食药安全、氛围营造等工作,为推动市南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4个百亿台阶,2021年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5.6%,每平方公里生产总值达46.7亿元,居副省级城市中心城区前列。
——改革创新成果更加丰硕。在全省率先实施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95.5亿元。在全市率先实现“20证合一”,在全省首创市区融合一体政务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永久落户市南。获评“山东省创业型城区”。
——城区更新特色越发凸显。实施303个重点项目,海天中心、华润大厦等建筑刷新青岛天际线,湛山广场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打赢济南路拓宽 “第一战役”,拆除青岛湾广场三座建筑,启动中山路两侧等42处建筑修缮,完成黄岛路片区10条道路改造,45个商旅文项目开门纳客。累计保护利用历史建筑112处,连续三届获评“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示范区”。
——人民幸福指数日益增长。新增就业42.7万人次,扶持创业2.6万人次。新建改建11所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育学位增加7320个。新建社区助老食堂8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1处。建成62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站)。改造老旧小区135万平方米,安置旧城改造居民3200户。被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是全省唯一连续两次捧得 “长安杯”的县 (市、区)。
鲜活的数据、厚重的“账本”标注的是市南区各项事业的加快发展,折射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增强,也记录下市南区委、区政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坚实脚印。如此亮眼的成绩催生出我们对开新局的满满信心!
信心,也来自于对形势的科学把握。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山东视察指导工作,赋予山东“三个走在前”的新坐标、新定位、新使命。市委要求市南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在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先行先试、打造样板。面对殷切期望,肩负崇高使命,只有把握大势才能看清走势、因势而谋、乘势而上。
放眼全局,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既面临严峻复杂挑战,也蕴含重大发展机遇。立足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项国家战略叠加,发展的优势在集成、动力在增强,市南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审视自身,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城区功能更加完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这些是我们跨越发展的底气所在,也具备了聚力强势、奋勇争先的基础优势。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压奋进、永不懈怠,就一定能够在危机中抢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辟发展的新境界,凭实干成就发展,用奋斗赢得未来,不负时代使命! 不负市南人民!
尽管在城市迭代发展新格局中,如何回答好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时代课题, 对于市南区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前进道路上将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短板弱项就是发展空间,堵点问题就是发力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科学判断,让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底气有信心。
透过两会这扇窗口,我们看到了信心如磐市南,汇聚起磅礴力量的市南。
决心——聚力强势 奋勇争先
政府工作报告既是“成绩单”,更是“动员令”。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如果说信心是逆风而进的力量,那么决心就是市南人砥砺前行的力量,就是开弓箭,就是“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
2022年市南区奋斗愿景令人心生向往。市南区提出,今年要聚力打赢现代服务业活力提升攻坚战,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起强势、求突破;聚力打赢文脉保护传承攻坚战,在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上起强势、求突破;聚力打赢城市更新建设攻坚战,在提升城区功能品质上起强势、求突破;聚力打赢数字城区建设攻坚战,在提高现代化社会治理水平上起强势、求突破;聚力打赢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攻坚战,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起强势、求突破;聚力打赢高效服务攻坚战,在奋力开创新局面上 起强势、求突破。
从经济发展到文脉传承,从民生福祉到社会治理,从城市更新到高效服务……一项项新谋划和新举措,涉及城区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居民群众生活的一点一滴,展现出了市南区要迎风而上、聚力强势、奋勇争先的决心和恒心。讲成绩的同时不回避问题,部署未来工作既全面周到又重点突出。谈到今年当前形势,强调“服务百姓谋幸福、服务企业谋发展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也是市南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关于产业发展,提出“做实6大主导产业‘链长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谈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提出“优化惠企政策 ‘不见面刚性兑付’,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范围”;在推进高效政府建设方面,要求“提倡行短文、开短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在落实工作中”……通篇报告具体实在接地气,宣示了自我加压的决心和勇气。
这样的决心并不是空喊口号,其实已经体现在全区党员干部快攻坚、快落实的种种行动里。自青岛市启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以来,号令已响,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市南区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部署;浮山山头公园整治提升项目、济宁支路人才公寓改造项目如火如荼、迅速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攻坚战已在市南全面铺开。区两会提出要“全力提升城区功能品质,打造更新建设骨干区”的目标任务。2022年,市南区将突出精致特色、提升精细管理、打造精美环境,攻坚突破 “双十”工程,启动团岛山公园建设,完成滨海步行道提升等项目。改造老旧小区284万平方米,建设公共停车场7个,新增停车泊位1500个;拆除存量违建3万平方米,打造不少于20个无违建示范楼院。新创建48条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打造席地而坐的精细化保洁示范区域;实施区内10个山头公园整治,建成4处口袋公园,打造 “花海市南”……每一个数字都昭示着市南区大刀阔斧推进城市更新和建设攻坚战的决心。我们有绝对的信心实现我们的目标,让决心变成现实,因为我们有着永不停歇的实干作风。
刚刚结束的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发展蓝图,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愿景可期,召唤我们胸怀激情、倾情书写。2月24日下午,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发出了开局抓作风、聚力谋发展的强烈信号。我们深知前行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设定的目标也不能一蹴而就。但事在人为,硬骨头并不可怕,险滩亦不足畏,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决心、勇气,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越不过的坎。我们要践行好“六种精神”和“十二条军规”,抢抓发展机遇,不用扬鞭自奋蹄,定能攻下一个个“碉堡”,抢下一个个“山头”。
暖心——人民至上 向暖而行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去五年,市南区每年将超过70%的财政收入投向民生领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万元。市南发展前行的每一步、每一程,始终坚持牢牢踏在人民需求、回应居民期待这个根本落脚点。市南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医疗、就业等发展规划,不仅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见证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强化民生基础保障”到“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从“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到“守好安全发展底线”,无一不在回应民众关切。可见政府的努力是真心的,相信群众的感受也必将是真切的。
——在市南、在未来,将学有所教、学有优教
未来五年,市南区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做优 “1246”集团化办学项目,建成连云港路小学,新建改建第七中学等4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3800个以上。2022年,将推进“1246”集团化办学改革,打造10个集团化办学教学共研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加大学位供给保障,镇江路小学、八大湖幼儿园年内交付使用,连云港路小学、第七中学开工建设,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省市优质园占比突破80%。
——在市南、在未来,将病有良医、老有所养
未来五年,市南区将建成区疾控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达到每千人4.5个托育位标准。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 “3+9+N”综合救助模式,实现困难群体救助全覆盖。提升老年人教育生活服务质量,构建“CSSNS”市南区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实现 “一刻钟助餐服务圈”全覆盖。2022年,将实施空巢老人独居安全保障工程,增设2处新型社区邻里中心,推进社会工作站街道全覆盖。改造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区级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指导中心,托位数达到1170个。
——在市南、在未来,将劳有所得、心有所向
未来五年,市南区将优化就业政策,五年培训5万人,新增就业15万人次,创业带动就业4.5万人次以上。2022年,将开展创业孵化赋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促进劳资关系和谐,新增就业3.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万元以上。
如今,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一幅色彩绚丽的民生画卷正在市南区徐徐铺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不断成为现实。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需策马加鞭。在市南信心转变为奋斗力量的路上,只要我们每个人带着民心、决心和信心再出发,相信在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的道路上,我们定当奋斗出实实在在的“市南幸福”,交出满意的“市南答卷”。(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