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实施数字学习反哺 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呼应着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老年人数字困境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生活不能落下老年人,但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却有现实困难。

青岛市南区:实施数字学习反哺 助“老”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29 16: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呼应着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老年人数字困境问题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生活不能落下老年人,但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却有现实困难。

青岛市南区60周岁及以上人口约12.61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5.92%。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经验,越来越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智能化时代。

“部分老年人难以适应数字化生活,并非新鲜事,但是老年人不应是数字化时代的局外人。如何让信息化服务能助老、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红利,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我们社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南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鸿清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南区切实关注关心老年人群体,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着眼于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建立渠道畅通、资源丰富、学习便捷的老年人智能应用技术教育体系,出台了《市南区2021年社区教育老年数字学习“反哺”行动方案》,帮助那些有意愿“触网”的老年人融入网络生活,切实解决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拥抱智慧生活。

小手拉大手 家庭数字“反哺”传递着指尖上的温度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动动手指就能点外卖、叫网约车、挂号、视频通话。疫情期间,移动端的各种健康码更是随时见、随处用。然而,许多对于年轻人来说驾轻就熟的操作,对老年人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

“很多社区在教老年人上网,但我们发现很难一两次就教会老年人,数字反哺应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还是落实到家庭中更有效,这也是我们推进家庭反哺的初衷。”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社区教育办公室主任王红梅说。

市南区将家庭“数字反哺”纳入中小学教育,让学生和学校在弥合老年数字鸿沟中发挥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再牵起祖辈的手,带动全家人融入数字化时代,更逐渐形成一种“你养我小,我养你老”的良好家风。

2021年初开始,市南区开展了“我”的家庭数字“反哺”学习故事征集展播活动,主要面向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街道社区记录展示“家庭数字学习反哺行动”小故事,共征集200余个家庭数字学习反哺行动小故事,以云展播的形式引领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今年,我们还开展了第三届‘三代同堂’学习型家庭遴选活动,带动三代同堂共同学习,让家庭不但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课堂,更通过‘反哺’行动,让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拉上祖辈们,与信息变化的数字时代同步。”王红梅介绍说,本届创建活动中优秀家庭云端事迹展播点击量达到346万次,影响广泛,带动力很强。

“当我和孩子妈妈在互联网上愉悦地冲浪时,是孩子提醒我们别忘了帮帮年迈的亲人。这个活动让孩子更懂得感恩,这是最好的教育。”第三届三代同堂学习型家庭“十佳”家庭代表徐润弘说。

走进身边 青年志愿者用爱心助力数字学习反哺

“张老师,下次什么时候上课?再教教我们怎么用微信吧?”在市南区云南路街道寿张路社区会议室,社区居民们正围着老师询问着,这里刚刚举办了一场中老年智能手机课堂。

年过半百,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举着智能机,一边听讲、一边操作,时不时拿出小本子做些记录,在市南区11个街道以及各个社区的文化活动室里都有一群群这样特殊的“老”学员。

为让辖区内更多老人受益,扩大老年人数字学习的公益普惠,市南区教体局与团区委、辖区企事业单位等联合,通过广泛发动、组织招募、积极鼓励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楼院、车站、医院等区域,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活动,共开展公益课堂百余节次,用青年人的智慧“反哺”引领老年人把认为“难于上青天”的手机软件,变成了服务生活的“帮手”,也让“数字反哺”更加社区化、多样化、个性化,打通助老的“最后一百米”。

在云南路街道近期组织的4期手机智能公益课堂上,青年志愿者张旭向老年人主要介绍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教老人们如何拍照,如何连接网络,如何使用微信,查看公交车到站时间。在培训中,还为老年人讲解了怎样运用手机预约挂号看病……

“数字鸿沟不能只依靠老年人群体独自解决。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愿意多花时间给老年群体一些关爱,带领他们慢慢追上时代的节拍。”张旭介绍称,后期会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将手机课堂继续办下去,让数字点亮“夕阳红。

云南路街道居民李秀兰说:“今天张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智能手机一些功能的使用操作方法,我收获很多,比如我之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取款,每次都是麻烦孩子帮我。今天学习了以后,我基本掌握了相关步骤,回去后我会进一步练习,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不仅能给子女减轻负担,自己也少了很多麻烦。”

近日,市南区金门路街道举办的党员志愿者智慧助老智能手机培训暨反诈APP推广活动课堂也非常热闹。活动中,工作人员不仅针对社区老年人使用手机上的困难进行一对一辅导,更针对当下老年人防诈骗能力弱的情况,手把手帮助老年居民朋友下载使用反诈APP,切实提高防诈反诈能力。

2021年8月份,市南区成立了全市首支社区教育引导员队伍,来自市南辖区各行各业的在职或退休居民纷纷响应,加入老年数字学习反哺行动。

王红梅介绍说:“招募令发布后,报名非常踊跃,经过严格审核、筛选后,目前首批社区教育引导员有300人,涵盖了教师、社工、科研人员、医生、工人、画家、记者、心理咨询师、律师、程序员、全职妈妈等各行各业,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将这支队伍扩充到1000人。”

这些热心致力公益事业的有才者、有贤者、有能者,在市南区社区教育办公室的指导下,深入市南辖区11个街道50个社区,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教育服务,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网络学习服务,在老年智能手机应用指导过程中,当好“引航员、辅导员”。

市南区还充分依托区级社区教育学院及街道社区教育分院,每年分春季班和秋季班,开设老年零基础电脑班和老年智能手机应用班,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每季的报名非常火爆,有很多学员因为学位有限只能等待下季班的学位。2021年春季班和秋季班受众人数达1.5万人次。

“触网”时代“e”路同行 一位老年人都不能少

老年人消化吸收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记忆力较差。近日,由市南区教体局编写印制的《玩转数字时代 中老年智能手机应用》“银龄E计划”社区教育读本正式对外发布,免费发给辖区学校学生和街道社区居民,让中老年朋友可以随时翻阅,做到“一本在手,玩转数字时代”。

本套社区教育读本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分八个章节,涵盖了出行、就医、支付等内容,图文并茂,3万字的详细介绍配备300多幅图片,使中老年朋友的学习更加便捷,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跟上时代步伐,共享智慧生活。

“帮助老年人学习,最重要的是方便、简单、易学、实用,我们把读本的字体设置成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大小。”王红梅介绍称,目前本套读本已发放8000余册,读本还创新推出视频详解功能。针对常用的如何添加微信好友、建群、语音发送、APP购物、预约挂号就医等与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功能,聘请了专业公司录制成讲解细致透彻的小视频,通俗易懂,扫码书中二维码即可观看,跟着一步步操作,可以反复学习。

数字没有温度,数字化社会却可以有。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是家庭的事,也是社会的事。只有让数字化社会成为有温度的社会,智慧城区才是惠民的城区。

“所谓的‘数字鸿沟’考验的是一个社会的温度。”市南区行政审批局“暖南”审批服务团队队长李鸿鹏说,针对老年人特殊群体,市民中心市南区审批服务专区分别在Q18、N19号窗口特设“爱心驿站”,推出“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定制化的特需服务,由服务人员优先提供“一站式”服务,让老年人办事不犯难,设身处地送上爱心、贴心、暖心服务。

与此同时,市南区还积极推动80岁老年人体检补助等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鼓励基层便民服务站点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等帮办代办服务,不得强制要求老人必须到政务服务场所使用智能设备办理业务。

“不要让他们满头大汗,也不要让他们感到尴尬,要让他们感到数字化是亲切友好,而不是冰冷无情的,我觉得鸿沟就变得更窄了。” 李鸿鹏说。(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