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小皮鞋搭乘“直播快车”焕发新生机

青岛即墨:小皮鞋搭乘“直播快车”焕发新生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1 09: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咱们蓝村皮鞋有着40多年的制鞋历史,品质没得说,穿着舒适又美观,家人们赶紧下单吧……”日前,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的一处直播间,镁光灯下的主播们正娴熟地推销手中的皮鞋,短短一个多小时便有100多双鞋子完成下单。房间内的置物架上,还整齐摆放着其他不同款式样子的皮鞋。随着“双11”大战的临近,作为江北制鞋重镇,名噪一时的蓝村皮鞋正抓住“直播经济”的风口,重新焕发生机和魅力。

家住蓝村街道壮武村的创业青年刘元君是电商直播平台的受益人之一。进入10月份来,他经营的鞋厂平均每天销售近2000双,线上销售份额比重近六成,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

“过去是依靠线下实体门店铺货‘一条腿’走路,成本高易压货,现在足不出门,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把鞋卖出去,实现‘两条腿’走路,生意越来越稳健了!”刘元君告诉记者。

说起直播间,刘元君习惯性在前面加上“共享”二字,究其原因他解释道,自己一个人创业管理制鞋生产,精力有限,“直播经济”作为新生事物,在探索中难免会碰到困难。为此,村庄党支部牵头布置装饰了四处直播间,招聘培训带货主播,为村庄网格片区内的5家鞋厂统一进行直播带货,形成一个“直播联盟”。

有了基层党组织这座“靠山”,像刘元君这样的青年创业者,才会放心大胆地尝试新生事物,在“直播经济”领域施展拳脚。

“我们网格片区内大都是个人创办的小型鞋厂,抵御外界风险能力低,为了帮助大家降低风险且能享受到电商直播的红利,所以前期由我们党支部探路,引导成立‘共享直播间’,抱团发展,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壮武村肖家泊子网格支部书记肖鹏说。

作为传统的富民产业,蓝村皮鞋早已形成完备的产业化链条,被誉为“江北皮鞋第一镇”。之前由于企业大多沿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生产组织上跟不上市场变化要求,遇到了发展“瓶颈”。“直播经济”的试水成功给出了答案。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即墨区鞋业商会会长由基善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成立于2018年的鞋业商会,是即墨区首个专门以皮鞋生产为行业纽带的商会组织,目前参会企业近50家,通过政府平台的搭建,引导辖区鞋企抱团发展。自“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鞋业商会主动作为,分批组织制鞋企业家、个体户到温州、深圳学习先进的营销模式。

近些年,鞋业商会不断引导鞋企朝着专业化、个性化发展,派生产业链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事。在传统中小鞋企找准生产方向定位后,稳扎稳打,做牢上游链的同时,商会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扶持培训一批年轻人成立“直播工作室”,走上“职业化主播”之路,衍生下游链条。针对青年人创业,街道团工委成立了“青年人才联盟”,建立了微信群,将有做电商主播意向的年轻人吸纳进来,利用周边跨境电商小镇资源,定期邀请专业电商营销团队进行面对面授课指导。另外,还会与当地的金融机构合作,为创业青年提供“小额贷”等灵活性贷款服务,解决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的困扰。目前,在蓝村从事个人电商直播的年轻人突破1000人,借助“直播经济”新风口,蓝村皮鞋正焕发新的生机与魅力。(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