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A股上市公司已达51家 崂山区独占12家

从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来看,拥有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的崂山区汇集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12家;其中,民营企业最多,有7家,公众企业有2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各有1家。

青岛A股上市公司已达51家 崂山区独占12家

来源: 信网
2021-07-13 15: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青岛A股上市公司已达51家 崂山区独占12家“一哥”地位当之无愧

7月6日,伴随着一声响亮浑厚的锣声,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交所,青岛A股上市公司已达51家,创历史新高。

2021年至今,全市已诞生9家上市企业,继续创造着青岛的上市速度。近年来上市的青企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九成,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高质量的上市青企推动经济发展,彰显出青岛的上市高度……在量质齐飞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青岛资本市场背后那组蕴藏的“进阶密码”,正在一一被激活。

上市公司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锻造硬核力量的主力军。51家A股上市公司已覆盖全市8个区市。那么,哪些区市是大赢家?51上市公司产业分布又如何?

在青岛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5强中,海尔智家排名第一,市值2738亿元,超过其他四家企业的市值总和。

崂山区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数据统计,无论上市公司数量还是总市值,崂山区都是A股“青岛军团”中当之无愧的“一哥”。

目前,崂山区和城阳区是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两个地区,分别拥有A股上市公司12家、10家。紧随其后的是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分别有9家和7家;其余的是胶州4家、市北区4家、市南区4家,以及平度的1家。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市值代表了其“体量”和“江湖地位”。统计显示,截至7月6日,在“青岛军团”中,崂山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遥遥领先,几乎与其他多地总和相当。悬殊实力的背后,是崂山集聚了一批头部企业和领先的总部经济。

此外,在青岛,民营经济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0年,青岛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7.5%的经济、64.9%的进出口和66.8%的税收。在已上市的51家公司中,有34家民营企业,占比65%以上。此外,国有企业有10家,公众企业有3家,集体企业有3家,外资企业有1家。

从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来看,拥有青岛高科技工业园、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的崂山区汇集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12家;其中,民营企业最多,有7家,公众企业有2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各有1家。

在青岛A股上市公司市值前5强中,崂山区占了三家,分别是海尔智家、特锐德和农商银行。其中,海尔智家市值2738亿元,超过其他四名市值总和。总体来看,除了海尔智家、青岛啤酒外,青岛其他上市公司的“体量”普遍偏小,其他上市公司市值均不足500亿元,大部分更是低于百亿市值。如何让“小而美”公司脱颖而出、成长壮大,将是留给企业的一道思考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板块中,西海岸新区可谓“后起之秀”,尽管上市公司市值一般,但上市企业数量快速增加,成为A股“青岛军团”中不可小觑的力量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西海岸新区、高新区强势崛起,一批优秀企业乘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东风密集上市。

工业制造业占比最大

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和集中度,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数据显示,青岛各地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呈现“各显神通”的态势,与地域产业结构不谋而合。

制造业是青岛产业最重要也最出彩的“第一天团”。在青岛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占比最大,逐步形成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六大核心产业集群。同时,青岛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及对外经贸合作,逐步建立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

据时代数据统计,这51家公司共来自23个行业。其中,最多的行业为工业机械行业,有8家公司;其次是电气设备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各有5家上市公司。此外,在材料、金融、家用电器等行业均有3家公司上市。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最近岛城快速崛起的产业,在人们印象中,汽车行业属于传统产业。但随着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汽车行业也加快了迭代升级的步伐,这也倒逼青岛相关上市公司与时俱进,甚至弯道超车。比如,特锐德是国内较早开发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的企业之一,旗下的特来电也是风头正盛。

从上市公司行业分布还可以看出,青岛新兴产业正在崛起——

登陆科创板、从事医用内窥镜器械和光学产品供应的海泰新光,为大健康产业赋能、要做“破局者”的百洋医药,从事环保设备生产销售的德固特,从事生态修复业务的冠中生态……青岛的“资本力量”正日渐成为城市创新、产业升级的动力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一些产业集群远近闻名,却鲜有上市公司脱颖而出——比如,平度石材、调味品;胶州的文具……这或许与相关企业“小而散”的分布格局有关。而在互联网、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前沿风口,也很难看到青岛上市公司的身影。

一批“后备军”被寄予厚望

“青岛军团”还在新经济中不断谋篇布局。5月13日,上市青企酷特智能与华为云就C2M产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合作进行签约。未来,双方将共同打造国内一流的C2M产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同时,青岛双星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胎联网”、数字企业、智能制造、智慧轮胎、安全出行等展开合作,打造数字轮胎产业生态。

6月20日,上市青企特锐德发布公告称,子公司特来电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投后估值达136亿元。

6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两家青岛企业盘古智能和科捷智能首发申请获受理,拟登陆创业板,这两家都是来自于高新区的高科技企业……

在新经济的赛道上发力,上市青企从未像今天这般急迫。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介绍,截至目前,全市还有达能环保、青岛食品两家企业过会待发,23家企业在青岛证监局辅导,9家企业在证监会和交易所审核,4家企业向境外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形成了充足拟上市企业梯级储备,今年新增过会及上市公司数量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青岛证监局的统计显示,随着国内经济全面复苏,2021年青岛辖区上市公司一季度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营收合计113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3/4的公司营收增长。净利润合计8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八成公司净利润增长。2021年全年业绩向好可期。

目前,青岛各地正在争相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拥抱资本市场。未来,青岛会诞生更多资本市场的“明日之星”。(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薛飞)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