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崂山区着力做优做强服务业,立足未来生产生活方式,服务实体经济,主攻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积极探索现代化发展路径,释放发展新活力。
青岛崂山区区长赵燕介绍说,对于崂山区而言,服务业在创造税收、吸纳就业、新增市场主体和外经外贸等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介绍,2019年崂山区的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55.7亿,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7.9%,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区域税收的贡献率为74.7%,“服务业已经成为崂山区区域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崂山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赵燕说。
赵燕表示,“任何一个城市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金融业的崛起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关键的一环,为此崂山区喊出“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的金融梦想,决心把金融业做大做强。”
2014年青岛市获批国家首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其核心区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自此,崂山区金融业增加值每年以18%左右的速度在递增。2020年,崂山区金融业增加值达到了148亿,占GDP比重18%。
赵燕表示,金融业已经成为崂山区的一个支柱性的主导产业,金家岭的金融区已经成为介于京沪之间新的金融中心。
“今年尽管受疫情冲击,崂山区金融业逆势上扬,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增长14%,崂山区一季度全区经济GDP实现正增长,是青岛市十个区(县)是唯一一个增增长的区域,金融业在整个经济的正增长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擎作用。”赵燕说。
赵燕介绍说,金融业的发展有力地帮助实体经济抗击疫情,渡过难关,区内金融企业累计为24家企业解决了了续贷、延期等实际问题,为301家企业协调融资65亿元,大部分是对中小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痛点。
在科技服务业方面,崂山区科技元素聚集比较多,创新的基因和氛围都浓厚,为发展科技服务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赵燕表示,科技服务业位于服务价值链的高端,也是现代服务业主要发展趋势,崂山区围绕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据赵燕介绍,崂山区政策上制订了科技服务业知识产权等扶持政策,在金融支持上,在山东省内率先试水直接股权投资,政府的平台公司直接拿出真金白银参股融不到资的中小微企业。与此同时,持续健全产业引导、创投风投、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投融资机制,提供了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在平台搭建上,和行业头部企业创业黑马合作建立青岛市独角兽加速基地,精准服务有潜力的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在知识产权服务上,崂山区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极具发展的示范区,2019年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1件,在全省的所有县区市里面排名第一,预计今年上半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可以达到280件,继续在全省领先。
在商贸服务业领域,近几年崂山区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积极引进培育了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会展物流、电子商务、夜间经济等业态,也建成了金狮广场、金鼎广场等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宜家家居8月即将开业,引进了盒马鲜生青岛总部等新业态,助力崂山区商贸服务业加速向优质和高端迈进。
赵燕指出,当前崂山区的服务业还存在诸多不足,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区域资源的禀赋不相匹配,崂山区自然禀赋优越,远近闻名,但是酒店承载力和会议功能完善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赵燕说:“崂山区服务业内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作为首批全国旅游示范区,吃、住、行、游、购、娱链条还不完善,留不住游客,拉不动消费。为此,崂山区决心打造高端旅游产品和项目,上山下海,尝试把多条精品旅游路线打通,并利用现在的渔业码头转型升级,将旅游和码头结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崂山区服务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现实需求也不配套。特别是科技服务业领域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新业态发展不足,整体上还存在产业同质化、竞争对科技不断迭代升级的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赵燕说。
赵燕表示,下一步,崂山区将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立足为全市发展大局多做贡献,更好的助力青岛打造北方现代服务业中心,争当全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是重点抓好服务业融合发展,服务业唯有多业态融合发展才可以创出高端发展路径。 二是将精准赋能制造业发展,崂山区在这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有海尔卡奥斯平台,又有歌尔等工业互联网项目,将大力推动区内企业上平台、用平台,争取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方面多做贡献。三是要大力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崂山区是高端人才、高端产业集聚比较多的区域,将致力于给高端人才的业余时间创造宜业宜居环境,让他们能够引得来、留得住、住得下。(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