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点线面”三维驱动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山东“点线面”三维驱动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8 20: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7日至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30余名记者赴山东省采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媒体的记者。

9月18日,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从三个维度向记者们介绍了山东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点”上强企业。山东拥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比如潍柴、海尔、万华、浪潮等等,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全国的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22家,这个数量在全国是最多的。山东将依托这些优质的企业和平台,每年布局实施120项左右重大研发项目,80%以上由企业牵头,让企业当创新的“主角”,推动科技成果快速孵化,加快催生新动能。

“线”上强链条。近年来,山东围绕骨干产业链,找准薄弱环节,布局实施了400多个重大产业攻关项目,精准延链补链,成效比较好。比如,轨道交通产业链不断完善,3/4的零部件省内企业都能生产;集成电路已经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的全产业链布局。山东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化工新材料、智能家电、高技术船舶等优势链条成为山东的靓丽名片。

“面”上强集群。一方面,正推动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向沿海等区位条件优、生产成本低的区域集聚,建设千亿级投资的大项目,打造优势集群。另一方面,规划建设了4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国家级的有7个,将在创新平台布局、创业投资基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进一步做大规模,塑造山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孙爱军表示,近年来,山东依托制造业大省的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

山东近4年研发投入的年均增速为12.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55.2%,比2020年提高了10.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到经济总量的49%,可以说基本撑起了全省经济的“半边天”,数字技术加速赋能,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赵瑞雪)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