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新篇章 世界汉学家共话汉学发展新机遇

谱写“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新篇章 世界汉学家共话汉学发展新机遇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9-14 16: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9月11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联合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世界汉学中心承办的“世界汉学讲坛”第七讲在青岛成功举行。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联部前副部长刘洪才,副秘书长朱桂杰,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自聪,市外办主任范奇志,西海岸新区副区长赵英民,新区外事服务中心主任方敏,新区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张成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郭鹏等有关领导出席。讲坛由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教授主持。

来自美国、克罗地亚、西班牙、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尼泊尔的六位汉学家围绕“‘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与汉学发展”主题先后发表主旨演讲,共同探究更具明确的现实指向、时代内涵和世界意义的“一带一路”与汉学学术命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贡献汉学力量。

刘洪才表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为促进各国人文交流注入了新动力。今天,来自世界各国的汉学家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探索新时代汉学发展的方法路径,相信必将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促进汉学发展创新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陈自聪表示,青岛是一座国际化滨海城市,人文底蕴深厚,世界汉学中心正是扎根于具有国际视野和汉学土壤的蔚蓝海岸。真诚期待各位汉学家通过世界汉学中心这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开展平等互信的对话,打通产学研的链条,立足青岛,放眼全球,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中国与世界的互鉴共赢贡献智慧和力量。

赵英民表示,希望世界汉学中心继续加强文化、语言及教育等领域学术研究,更好汇聚智慧、传播文化,为促进世界汉学发展与中外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

郭鹏表示,相信以世界汉学中心为基地,一定能汇聚越来越多关注中国、研究中国、懂得中国的专家,以学术架设桥梁、以对话化解偏见、以交流促进发展,搭建起中外人文交流的新高地。

来自美国的国际著名汉字字源研究学者斯睿德(Richard Sears)探讨了汉字形源的规律和汉字最初构形方式。他表示,汉语古文字非纯记音符号系统,有大量的表意成分,其独特的字形和发展历程当中,更潜藏着历史演进的文化脉络,勾勒出了古代中国先民丰富多彩的古代生活图谱。斯睿德(Richard Sears)通过讲解“磬”“声”“竹”“简”“艺”“年”等字符“甲金篆隶草楷行”的演变过程,详述源流,言明在汉字的构形和符号系统中,不但有物质文化和生产文化,还有丰富的精神文化。他强调,中国汉字不仅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也是全世界共有的文化遗产。

来自克罗地亚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白伊维(Ivica Bakota)围绕克罗地亚汉学与中国学科研院所的成立、孔子学院的建立以及克中文化教育合作背景下私立中国学研究院的创生,总结了克罗地亚中国学、汉语学和汉学的发展现状。他指出,汉学与中国学在克罗地亚的学术和专业化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历史、语言知识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仍面临诸多发展问题,包括非本地化的研究形式和有限的政府、机构资金支持,以及缺乏稳定和非制度化的学术网络。他建议本地教育机构和克中合作机构应将发展重点放在推进汉学与中国学生态建设上,加强克中两国相关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来自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高级研究员玛娅莲(Maialen Marin-Lacarta)介绍了自己所主持的由西班牙科学与创新部资助的DigiTrans研究项目。该项目与巴塞罗那当地社区学校、教育机构、文化机构等进行合作,设计教育活动,用鲜活的西班牙语译介中国文学,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相融合,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言外之意与文化语境。相关活动通过跨文化理解的实践,打破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的桎梏与局限,消除根深蒂固的成见,让文学学习成为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哲学教授沃基内·凯尔贝萨·戈尔加(Workineh Kelbessa Golga)探讨了非中务实合作在助力非洲基建、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所作的贡献,他表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交流合作成绩斐然,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中国与众多非洲国家合作共赢,支持非洲的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非洲人民真诚欢迎和充分认可。作为哲学教授,他指出非洲传统乌班图思想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存在着许多契合之处,二者都强调合作共赢、尊重差异、公平正义,讲求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有助于非中进一步展开紧密合作。

来自墨西哥的蒙特雷科技大学研究员罗赫里奥(Rogelio Leal)从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和”“霸”视角来解释分析中国的对外政策和现代国际关系处理。他表示,中国既强调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对外政策,也关注自身在全球体系中的影响力。中国“和”式外交理念的逻辑,得到国际广泛的认可和尊重,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强调与各国的经济互惠和政治合作,被视为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和谐共处的途径。中国的对外政策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其日益增强的全球影响力与维护和谐的对外关系之间的张力。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开放战略,从而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

尼泊尔中国社会关系学院主席巴尔穆卡塔·雷格米 (Balmukunda Regmi)为大家介绍了尼中两国在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悠久传统。千百年来,尼中两国通过移民潮、语言、食物、宗教和传统习俗不断交流,充实着喜玛拉雅南北的物质和文明。他引用文殊菩萨,尺尊公主以及白菜(pachhai,巴利语“rayo”)来自汉语baicai等具体事例加以说明。尼泊尔和中国文化纽带不仅加强了两国间的关系,更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1955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尼泊尔和中国关系长期稳定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近年来,随着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两国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逐渐增强,中国语言、文化在尼泊尔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尼中友谊更加牢固。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20余位研究生、本科生现场聆听讲坛并进行交流。来自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张文文说,今天的演讲内容让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理解更加深刻,也非常敬佩各位汉学家对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英语专业本科生李彤说,多位汉学家的演讲让人印象深刻,希望以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外文明互鉴增添一份力量。

世界汉学讲坛是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构建的高端学术对话交流机制。讲坛自开幕以来,已成功举行七讲,充分发挥了汉学家沟通中外和民心相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搭建中国学者与世界各国汉学家之间的稳定学术交流模式,构建常态化学术对话机制,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成为世界汉学与中国学领域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影响力强的国际公共产品和重要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解传姣)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