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8-14 15: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8月12日,山东首座4F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满一年。

一座新机场,“焕新”一座城。机场是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平台,已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吸引更多的全球资源要素集聚,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这座焕然一新机场展开了青岛国际航空枢纽的“新翼”,重塑着城市的交通、产业、空间等要素资源,推动实现进阶式发展,为青岛更好地承接国家叠加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赋能蓄势。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疫情防控、安全生产、运行管控、服务品质等都是维系机场发展的基本盘。

一年来,克服国内以及本土多轮疫情冲击影响,按照“固牢基本盘、主业大拓展”总体思路,胶东机场克服重重困难,在逆境中促发展,常态化保持战时状态、执行战时机制,为城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空中防线。

一年来,胶东机场软硬件设施运行平稳,服务保障体系衔接顺畅,航空运输主业稳步提升,实现了从高标准建设到高水平运营的跨越。智慧化自助“刷脸”出行、综合交通中心“垂直零换乘”、商品“同城同质同价”……这座“有温度、更懂你”的“四型机场”逐渐成为彰显青岛城市发展活力的网红地标。

固牢基本盘、主业大拓展

进入暑期以来,胶东机场客流持续增长,旅客吞吐量已达6万人次/日,国内客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客运是机场的核心业主。转场以来,机场集团与山东航空、东方航空、青岛航空等主基地航司一道,持续强化航班运力投放,优化时刻资源配置,开发中转联程产品,“易优享”“经鲁飞”成为行业知名品牌。今年上半年,胶东机场及时加密哈尔滨、大连、沈阳、成都等8条国内客运航线,开通至通辽、池州等7条国内客运航线。在机场海关、边检站等部门大力支持下,高效建成5100平米的澳门航班入境专用通道,确保澳门航线复航。目前,胶东机场共有国内客运航线138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线5条,分别为首尔、釜山、东京、香港、澳门。

航空货运是集成融合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多种服务功能,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发展航空货运,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保障供应链稳定、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转场以来,胶东机场抓住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机遇期,用实用好“国际地区航班时刻向国内航班时刻有序流动”“放开货机白天时刻限制”“鼓励客改货”等民航局出台的行业政策,加速补足货运航线短板,航空物流产业活力涌动,成为胶东机场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2021年,青岛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23.76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为9.63万吨,在国外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为畅通国际物流贸易大通道,助力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以来,这种强劲的发展势头还在延续。今年4月,青岛机场开通至洛杉矶的全货机航线,6月开通至芝加哥的货运包机航线,进一步满足了青岛航空货运市场对美国货机航线的迫切需求,增强青岛与美国的经贸往来,对于青岛及腹地的高附加值和高端产品进出口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胶东机场开通国内货运航线4条,分别为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国际货运航线9条,全货机航线5条,分别为东京、列日、莫斯科、芝加哥、洛杉矶,“客改货”航线4条,分别为首尔、多伦多、伦敦、伯恩茅斯。今年5月和6月,胶东机场货量增速分别位列全国第3、第6位。全货机载运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53.5%,“客改货”载运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118%。

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最高形态,是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今年3月,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这是山东省第14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也是山东省首个临空型综合保税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选址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西北侧,与机场货运区相衔接,可实现与机场无缝对接和功能互补。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重点招引航空指向性产业,以航空货运、保税物流为基础,重点布局发展航空研发及维修、航空器材保税贸易、保税制造、特色冷链、跨境电商、国际金融结算等关联产业。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建成后,将成为集口岸通关、保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空港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青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对服务上合示范区发展、加快青岛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加快迈向国内一流的“四型机场”

2019年,中国民航局公布了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胶东机场位列其中,成为中国民航首批未来机场标杆示范项目。胶东机场坚持将“平安、智慧、绿色、人文”理念贯穿建设始终,通过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优化,实现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管理精细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环境生态绿色和谐。

建设“四型机场”,平安是基本条件。青岛机场集团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吹哨人”等5项机制,今年以来开展“除隐患、打非法、治顽疾”“安全生产月”“机坪违章动态清零”等系列行动,有效应对“6.26”强降雨事件。2021年12月21日起,胶东机场启用20、21、22号安检通道作为“易安检”旅客通道,以信息+科技为支撑,改变了传统安检“一刀切”和旅客被动接受的方式,旅客可以主动参与,双向选择,给旅客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安检模式。

建设“四型机场”,智慧是创新动力。近年来,民航业飞速发展,机场和空域容量压力巨大,加之机场运营各环节日渐复杂,旅客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机场要想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设施,智慧机场的概念应运而生。胶东机场的智慧机场建设正在引领行业发展——飞行区迎来“智慧升级”。今年7月,国内首个面向机场飞行区的“车路协同”无人驾驶在胶东机场启动测试。此次测试是贯彻落实民航局《机场无人驾驶设备应用路线图(2021-2025年)》等相关文件精神,总结A-SMGCS、ADS-B等新技术在飞行区的应用经验,结合场地特点开展的创新工作。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青岛胶东机场飞行区内人员接驳、驱鸟作业等车辆的无人化运营,开国内“车路协同”无人驾驶车辆面向机场飞行区运营建设的先河,青岛机场将全面增强机坪运行安全技防水平,实现智慧保障、智能调度、精细管理、高效运行。同时,为行业内机场无人驾驶技术验证提供数据及经验支撑。

建设“四型机场”,绿色是重要内涵,绿色机场是民航业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全球机场发展的共同选择。2021年10月,青岛胶东机场海绵机场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绿色机场项目高标准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其中,青岛胶东机场海绵机场示范项目提出了建设国内首个“海绵机场”的目标理念,构建了海绵机场技术体系、机动车雨水生态收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提升了节能、减排、降耗及保护的效果。绿色园区及绿色照明示范工程项目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进行了有效技术集成与技术创新。包括民航首个获国土资源部批复的《节地评价报告》、机场类设计应用燃气(单舱)污水入廊的多舱大断面(3.6米*12.5米)综合管廊技术、高铁地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零换乘体系、全国首例在跑滑及停机坪助航灯光系统中全面应用LED灯、多用途照明集中控制于一体的照明系统智能化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人文机场亦成果斐然。商贸方面,转场以来,胶东机场以“同城同质同价”为核心打造特色商贸品牌,着力解决国内机场普遍存在的商业价格高、体验差等共性难题,打造有温度、更懂您的人文机场与特色商贸,成为民航业内首个系统化落实“三同”的机场。旅客服务方面,青岛机场集团持续推进和开展各项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为旅客送去真情服务。“宾宾有礼”服务品牌、“爱心妈妈小屋”、无陪轮椅旅客“门到门”服务等一个个闪亮的服务品牌,开通造血干细胞绿色通道,保障医疗队出港援沪等一次次精心的服务保障,无不彰显着机场人的温情服务和使命担当。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2021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经评审遴选,地方国企的32个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入选,其中,机场集团的《“宾宾有礼”助您出行无忧》荣膺地方国企品牌建设典型案例。7月1日起,青岛机场组建志愿服务团队,300多名身穿黄色志愿服务马甲、胸前佩戴党徽的志愿服务团队队员分布在航站楼主要出入口、自助值机托运柜台前等关键点位,为往来旅客进行乘机引导咨询,协助办理自助值机托运服务,为首乘、老人、残障、无陪儿童等特殊旅客提供乘机爱心服务。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胶东机场还在全国率先开通退役军人绿色通道,退役军人在办理值机、行李托运手续时,可以凭优待证、荣军卡享受优先服务。

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入列交通强国国家级试点。根据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青岛市开展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青岛机场集团承担智慧交通建设试点,开展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系统建设。力争通过1至2年时间,在智慧交通服务场景领域初步完成胶东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系统建设,实现机场日常情况下可视化监控及预警分析,机场陆侧交通协同管理与客流集散能力明显增强,旅客一体化换乘体验有效提升。上半年,1570列高铁、31694班地铁、30654班机场快线、5478班长途大巴安全平稳高效通行。

全力提升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

新发展格局下,青岛把城市发展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赋予青岛联通世界、推进国际化的更大空间。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新平台的支撑下,青岛充分发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枢纽优势,在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中抢抓新机遇、拓出新空间、激发新动力。

胶东机场,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动力源”,成为提升青岛全球互联互通水平和辐射能级的关键支撑。

不可否认,2020年以来,航空客货运输遭受疫情冲击严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机场转型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危机中同样存在着机遇。特别是今年,青岛出台了《关于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为目标,坚持“客货并举”,提出提升洲际及远程国际联通性、提高机场非高峰时段利用率、建设航空客运中转枢纽、搭建亚洲航空货运通道等11项政策,为提升发展航空运输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同时,在省市各类规划和战略布局中,胶东机场的枢纽地位不断被提及,支撑胶东机场转型发展的有利条件积厚成势——

在民航“十四五”规划当中,胶东机场被赋予了“优化区域航空枢纽功能,支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等重任。2019年,国务院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依托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拓展“空空+空地”货物集疏模式,开展进出境全货机境内续驶段混载业务,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物流业务。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目标,并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做出了明确部署:统筹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以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国际航空枢纽为重点,建设多式联运组织中心。提升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新开、加密国内外客货运航线,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中转口岸。

不久前印发的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目标任务:建设联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地区的空中快速通道。持续巩固东北亚市场, 稳步发展洲际及远程市场,提升中转服务能力。加强胶东经济圈航空市场协同,培育世界级机场群。

青岛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焦明伟表示,谋时而动,乘势而上。我们将锚定“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目标不动摇,抢抓战略机遇,化危为机,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主线,推动胶东机场高质量发展。在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底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胶东国际机场资源禀赋,深度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四个转型”,着力打造立足胶东半岛一体化发展,服务上合、“一带一路”的“新动力源”,为青岛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做出与自身资源禀赋相匹配的贡献。

焦明伟介绍,今后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立足提升门户枢纽功能,积极增开国际国内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和上合组织国家航线,畅通青岛市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的空中“大动脉”,探索打造上合示范区国际航空枢纽和自由贸易港。二是立足青岛市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地理区位优势,加快谋划和构建航班波体系,依托“五大中转通道”,着力做好航班、时刻中转衔接,打通航空公司间的服务壁垒,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转口岸。三是立足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胶东国际机场地处胶东半岛腹地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垂直零换乘”的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异地航站楼、货站建设,加强同铁路、公路、海港的战略协同、资本合作、平台对接、资源共享,提升对半岛区域客货源的虹吸效应,着力打造“陆海空铁邮”集成发展的多式联运中心。四是立足“港产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机场对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融入上合超级港建设,推动胶州城市发展和临空经济区开发建设,在航线开发、航空物流、商贸会展、双招双引等方面协同发力、优势互补,为青岛发展临空经济、壮大航空产业做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