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微改革”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村委会公章,村干部管理,容易滋生私盖乱盖的隐患;镇管,盖章则需要层层审核把关、一圈人签字确认。

青岛即墨:“微改革”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19 14: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村委会公章,村干部管理,容易滋生私盖乱盖的隐患;镇管,盖章则需要层层审核把关、一圈人签字确认。

这个原本复杂的问题,因为“互联网+智能”,一下子变得简单有效: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在每个中心社区设置一台智能印章机,由一名机关干部具体管理,群众带着用章审批单来办理业务,轻点指尖,5分钟就可全程留痕完成盖章。

这个改变是即墨区以“微改革”撬动发展大活力的一个缩影。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即墨区坚持“以改革‘冲击钻’突破重点工作,以改革‘方法论’抓好改革推进”的工作思路,把顶层设计谋划改革与基层探索开门搞改革有机结合,确定了群众、帮扶企业、干事创业等37类139项微改革事项,重点解决企业和群众身边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问题。

即墨区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小切口”着手,通过“微改革”对管理体制卡点、服务难点,实施精准的“微创手术”,打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把基层一个个具体问题有效解决。农村少年儿童“放学来吧”、建设“美丽楼道”、打通快递进村难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接地气的“微改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实实在在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为持续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即墨区在全省率先改变单一项目逐个环评审批方式,试点同园区内同类型项目环评“打捆审批”。作为山东省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的首批试点单位,即墨经济开发区坚持市场化改革,对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进行系统性重塑,发展活力得到全面提升。

随着“微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问题和需求导向来制定和推进改革的路径越发清晰。以重点项目落地为例,针对谈得多落得少、对接耗时长、落地推进慢等突出问题,即墨区全面整合发改、招商、审批等单位形成招商引资合力,对项目引进实行协同尽调、集中评审、跟踪监管。

今年年初,即墨区确立的233个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206个已开工建设,开工率88.4%,预计全年开工率达96%,基本实现了项目签一个、落一个、成一个的目标。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认为,“微改革”就是积跬步、积小流,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当顶层设计被抽丝剥茧,以“微改革”的形式生根落地,必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

记者了解到,随着一个个因地制宜的“微创手术”的实施,即墨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9月份,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6.34亿元,同比增长10.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4亿元,增长10.1%;完成税收70.3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08.3亿元,增长11.2%;被评为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