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重卡出口逆势增长 继续引领行业首位

中国重汽重卡出口逆势增长 继续引领行业首位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1-25 15: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来自11月24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重汽集团2020年商务大会消息,尽管全球经济增长弱于预期并持续低迷,中国重汽集团预计全年仍可实现出口重卡4万辆,同比增长10%,连续15年位居中国重卡行业出口首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全球经济预测报告,将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0%。特别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非洲、独联体、拉丁美洲市场的下调幅度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这些市场恰恰是中国重汽主要的出口市场,海外营销面临巨大挑战。

在挑战面前,中国重汽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采取了加大长途物流车辆等细分市场的开发、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推动重点市场本地化生产落地等一系列措施,寻找新的增长点。

据中国重汽国际公司总经理张玉宗介绍,1-10月份,中国重汽共出口重卡32685辆,同比增长9.24%;实现出口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19.82%,出口创汇10.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13%,各项指标再创新高。预计全年可实现创汇12.5亿美金,同比增长20%。

截止目前,中国重汽已在全球设立了74个海外代表处和办事机构,常驻海外人员近400人,在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销售,在90多个国家发展了260多家经销商,近600个服务网点和配件网点,逐步建立了18个境外KD生产工厂,形成了基本覆盖非洲、中东、中南美、中亚及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部分成熟市场的国际市场营销网络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打破关税贸易壁垒,中国重汽积极在海外推进本地化项目,近期成功与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工业部展开合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今年的商务大会上,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在讲话中提到:“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产品,市场的地位是产品,没有产品的市场地位,就没有企业的地位。”为此,中国重汽全面推进市场点单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企业创新,实现驱动转型。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重汽不断开发出满足当地法规和准入要求的产品,并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打造适合当地的个性化卡车。普通重卡的油箱一般是300升到800升,但中东地区地广人稀,加油站之间的距离很远,中国重汽特别开发出了装配1000升超大油箱的车型专供中东市场,受到当地用户的高度称赞。为适应香港右行制交通规则,确保进入香港的车辆安全高效运行,中国重汽还专门组织了技术团队,在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精确改造。

谭旭光表示:“为了形成正向研发能力,中国重汽从今年开始,将连续5年引进全国优秀人才1000人,今年1000人已经到位。”目前,中国重汽集团已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机制,初步形成了年轻化、知识化、国际化的团队。

中国重汽东南亚部菲律宾代表处便是一支年轻的团队,9位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2018年,菲律宾政府切换排放标准,由欧二直接提升到欧四排放水平,这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都是莫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整个代表处在那段时间拼尽全力。

为保障产品顺利转型,他们针对市场的新法规、新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根据传统欧二车型的配置,核对出所有适合菲律宾的欧四车型,保证以最小的变化切入市场。同时,他们对菲律宾市场订购的欧四车辆进行全面跟踪,特别是车辆在到达菲律宾之前,从验车到技术培训,从配件供应到售后服务,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并及时反馈交流,保证了欧四车型的顺利过渡。

菲律宾代表处负责售后服务的工程师李忠霖感慨道:“新的排放标准,用户不熟悉不了解,许多问题都要手把手的去教。那个月就没停下来过,不是在用户那里进行售后,就是在去为另一位用户进行售后服务的路上。”他笑言:“那段时间,我把所有的交通工具都坐了个遍儿,飞机、汽车、轮渡、摩托车、三轮车,各种体验都有了。”正是在这样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带领下,菲律宾出口份额每年都在快速强势增长,并以超过60%的市场占有率,将菲律宾市场培育成为中国重汽东南亚市场第一出口大国。

与此同时,谭旭光在会上表示,未来,中国重汽集团配置更优质的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重汽全系列商用车2025年前要实现销量目标60万辆,其中重卡国内销售将稳定在20万辆,中轻卡国内销售稳定在20万辆,轻型商用车20万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重汽集团将配置更优质的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从全球引入优质高端供应商,推动济南当地化制造落地,构建、优化国际供应链体系。

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