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3月1日电(记者滕军伟)农历正月十三和十四,是山东渔民的传统节日渔灯节。在这两天,渔民们齐聚码头,扭秧歌、送渔灯,用古老的方式祈盼来年平安丰收。
正月十三(2月28日),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山后初家村的渔民们一早就开始忙碌,家家户户自发准备好渔灯和供品。下午1点钟开始,渔村将祭品装载上车,家中男人们高举彩旗、敲锣打鼓,女人和孩子们腰间绑起红绳、一路秧歌,陆陆续续从各自家中前往码头祭海。
渔灯节是从传统元宵节分化出来的专属渔民的节日。据史料考证,因山后初家为天然渔港,周边渔船多在此停泊避风,为祈求人船平安,鱼虾满仓,附近村民筹集资金修建龙王庙,节日期间,船主到龙王庙祭拜,一直延续至今。
下午2点多,载歌载舞的渔民到达初旺码头,走在前头的是花车,后面跟着舞龙、秧歌、锣鼓等表演传统表演队伍,还有周边村子的渔民和不少外来游客。所到之处,鞭炮礼花齐放,整个村子喜气洋洋,气氛热烈。
集体表演结束后,渔民抬着祭品,来到自家船前,开始送渔灯。当地老渔民介绍,渔灯节的供品很有讲究,有身上贴着福字的大鲅鱼、胶东独有的大饽饽、鞭炮、供香、烧纸、供菜等,当然,也少不了祭拜海神的渔灯。
传统渔灯用胡萝卜和绿萝卜做成,分别代表着金灯、银灯。渔灯由渔民手工制作。过去,他们把萝卜切成10厘米左右的长段,中间挖空,把蜡烛融化倒进萝卜,用棉花做成灯芯。在渔灯节这天,渔民把渔灯摆在船头,寓意照亮引路,佑护人船平安归来。
现在,更安全环保的电子渔灯逐渐取代了传统渔灯,成为渔民祈福的供品。
55岁的渔民初乃雨和家人一起,把供品摆在了船头,并按照传统习俗,在船舱甲板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平平安安。
据了解,渔灯节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主要流传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45公里海岸线上的十几个渔村。其中,初旺、芦洋、八角三个村的渔灯节因活动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较大,被公认为渔灯节的代表。
渔灯节作为一种民间的海洋民俗活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称号。
如今,渔灯节已从一种传统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传承渔村文化、款待四方宾朋的盛大节日。山后初家村渔民赵兴盛告诉记者,全家特别重视渔灯节,祭祀用的东西提前一周就买好了,然后全家去海边放鞭炮,而且这一天,村里家家都有客,渔民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