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   本网专稿

海流涌动中的赤子情怀 记2017年度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陈朝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2-07 16:23:04
分享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项;在《Nature》(《自然》)、《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物理海洋学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篇;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因在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研究、全球赤道流分叉动力学研究和海洋观测和仪器研发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被国家海洋局授予2017年度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业绩,或许一时让你很难将它与一位只有33岁的年轻学者划上等号,然而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朝晖教授痴迷海洋环流的故事早有耳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朝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海大人。得益于学院良好的学风师德传承,特别是从2007年起跟随吴立新院士团队,在导师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潜心钻研下,陈朝晖的海洋环流与气候科研之路渐入佳境。博士期间,他在使用约化重力模型试图模拟海洋上层环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菲律宾岛的东侧,北赤道流分叉点南北摆动的季节幅度与已有的观测结果不相符。这个发现让他对低纬度西边界流研究更加痴迷了。为了模拟环流变化,他经常在实验室的计算机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复杂的数学推导、抽象的环流动力学、枯燥的模式理论解释,每一项对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就是在对这些考验和困难的一次次“打怪升级”中他实现着科研的不断提升。

“遇到困难的确会给我带来一定的阻挠,但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而且更加激发了我解决更大困难的斗志。”他说。

这似乎更印证了一个事实,在中国海洋大学科技工作者的血脉里潜藏着一种气质——总是寂静无声,其实热血沸腾。科研的过程需要长期甘于寂寞地坚持。

“我能坚持下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吴立新院士的鼓舞和指导。”每每提起,陈朝晖对吴立新院士这位领路人一字一句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与感激。无独有偶,吴立新院士招收研究生时最看重的并非学生的聪明程度,而是勤奋、对海洋科研有极大的热情、能踏实地坐下来做研究,并自豪地以陈朝晖举“栗子”。因为时年30岁出头的陈朝晖,就已经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科考船开展深海大洋的科学考察,为人师者最幸福的莫过于看到弟子衣钵相传学有所成。  

谈到自己的研究领域,陈朝晖形象地打了个比方:海洋环流之于气候系统就像血液循环之于人体,海洋环流将物质和能量在大洋中重新分配,使得气候系统更加稳定。低纬度环流尤其是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更像是一个热泵,西太暖池是热源,黑潮是暖气管,它可以将低纬度暖池区的热水输送到日本以南甚至更高纬度的海域。

目前陈朝晖就是围绕黑潮开展相应的观测和机理研究。近年来他也积极投身国产化海洋观测仪器的研发,为实现“透明海洋”的“状态透明”提供有利的“主战武器”。  

搞海洋的爱大海。读研究生以来陈朝晖出海观测近10次累计超过200天。2016年3、4月间,他以航次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带领30余人的科考团队,历时37天顺利完成中纬度黑潮延伸体海洋综合调查,实现了我国在该区域首套深水潜标的完整布放与回收。这次出海是他第一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整个航次,而首席必须在关键时刻做出决策这一挑战让他感慨良多。有一晚,科考队在很短的距离内观测到了海温将近15摄氏度的骤降现象,陈朝晖同科考队员当机立断:暂停原定涡旋观测计划,立刻开展XCTD(投弃式电导率、温度、深度面测量仪)加密观测。那晚他和大伙一夜没睡,时刻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温盐曲线,终于在破晓之际确定了一个超强锋面的位置,并在这个区域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获取了锋面两侧的关键数据。  

对于海洋,陈朝晖充满感情。他说,我们之于海洋如同婴孩之于母亲,大海慷慨地为我们提供资源,调控气候。科研工作者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全面思考海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思考如何让海洋更多地惠及人类,而这就要求我们更加不遗余力地保护海洋。

(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