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道路名咋起的?有的就地取材,有的语出典故

作者:王杰 来源:齐鲁晚报 
2017-07-25 07:59:00
分享

近日,网上热传一篇《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文章。文中称: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大学生,2013年前后在北京找到了一条无名路,贴上用自己名字制成的路牌。两年间,“葛宇路”逐渐被默许认可,广大群众、快递、外卖、导航、市政也都用此名标示定位使用。道路真的可以以自己名字命名?答案显然是不可以,那么道路命名究竟有何原则呢?

济南的道路名咋起的?有的就地取材,有的语出典故

  新城区道路命名

多与社会功能相关

与老城区不同,新城区往往缺少充足的指向性地理事物,同时原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因素也不充分。因此,如何让路名通俗易懂且有指向性,往往给城市规划者带来挑战。新城区的社会功能往往在其建设之初便根据规划而固定,因而片区道路的名称往往会与片区社会功能或区域功能相关。

以济南西城片区为例,西客站对外彰显济南城市形象,对内唤起家乡归属感。因此,该片区道路命名之初,部门便按照“开放世界”的思路,以省内17城市的名字来命名西客站片区内的部分道路。南北中轴线上的主干道命名为齐鲁大道,意指“大山东”;站前广场前的南北向道路命名为齐州路(济南旧称),使得济南自身也在省内17座城市中有自我体现。

长清大学城片区内道路的命名也有过类似经历。2005年前后投用的长清大学城最初采用了两套道路命名方式:一是用中外著名学者来命名,而且与道路所邻近高校特点结合。如居里路邻近女子学院,鲜明该校的性别色彩;瓦特路邻近齐鲁工业大学,凸显学校的工科背景;大学城商业区还有蔡伦路、张衡路、牛顿路等。二是以中国各地著名藏书楼命名,如天一路(源自宁波天一阁)、文渊路(源自故宫文渊阁)等。

不过,据长清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透露:最终通过的道路命名方案和最初的方案也略有不同,第一批道路取名后不久,大学城第二批新建道路则是根据片区绿化工程中沿路所栽种的植物品种来命名的,如丁香路、紫薇路、海棠路等。

语出必有典故

不少路名突出文化味儿

2015年6月,济南市政府曾公布了一批新命名道路,其中领秀城小区内11条主次干道全部都有了自己的名字。一时之间,这些道路便被誉为济南“最具文化味儿”的街道。

小区内5条东西向道路,以“温良恭俭让”分别开头,中间一个字取领秀城的“秀”字,自北向南分别为温秀路、良秀路、恭秀路、俭秀路、让秀路;小区内5条南北向道路,以领秀城的“领”字开头,中间一个字分别取“仁义礼智信”,自西向东为领仁路、领义路、领礼路、领智路、领信路;而小区内的一条环形道路,命名为泰和路。

其实,“文化味”路名不仅仅局限于上述11条街道。如高新开发区的东部,原规划有凤凰山新区,济南市政府便根据“凤鸣岐山”这一典故,命名了该处四条南北向新路。路名自东向西依次为:凤凰路、凤山路、凤歧路、凤鸣路。

此外,科技城片区的华信路、华龙路、华阳路、华能路;孙村片区新产业园内的纵向道路——春晖路、春暄路、春博路,横向道路——科航路、科远路、科创路等,也都是上述命名方式的应用样板。

如今,这种“古典文化味儿”的道路命名方式显然成为济南新城区新建道路命名的主要手段。例如,最近的几次大规模道路命名当中,龙洞片区中出现了龙腾路、龙兴路、龙翔路、龙驰路等多条以“龙”字开头的道路,华山片区出现了济华、清华、泺华、云华等多条第二个字为“华”字的道路。

“听起来挺有文化的,可是不好记啊。”在领秀城生活4年,一提起小区道路,张女士还是会习惯性地从“仁义礼智信”开始数,以确定走第几条路才能回家。采访中,多名市民表示,“文化味”路名名字文雅却不接地气,有一定的命名规则但并不好记。

老城区路名定位准确

往往是就地取材

相对于新城区道路名称的诸般不受待见,济南老城区诸多道路的命名方式因其“指向性强、定位准确,而且有老济南文化味儿”,而备受市民推崇。

目前,济南市老城区的道路命名方式大体分为四类。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济南经纬路网命名方式。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对这种命名方式都印象深刻。济南的经纬路网与地球经纬网方向相反,东西向道路为“经线”,南北向道路为“纬线”。据学者考察,此命名法来自织布业“横经竖纬、通经断纬”的原则。

这是一种高效定位方法,使用“经几纬几”四个字,就能起到等同于“某某路与某某路路口”等字的表述效果。由于经纬道路网言简意赅、准确定位的特点,济南经纬路网还曾以教科书例题的形式出现在初一数学课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当中。

其次,市内不少路名还体现出当时市民意愿、所在区域特点、时代背景。如益寿路、和平路等,体现出美好寓意;文化西路、文化东路路名则反映了该片区集中了众多高校及文艺单位的区域特点;工业南路、工业北路则反映了建国初期济南市过半轻重工业企业都集中于此的时代背景等。

此外,不少路名命名简单,直接根据道路起止点命名。类似道路主要分布在济南城郊地区。如济泺路,连接济南城区到泺口;济齐路,为济南到德州齐河县;辛祝路,连接祝甸、辛甸两社区;坝王路,连接坝子村与王舍人庄等等。

目前济南老城区最普遍的命名方式是就地取材,以两旁或周边标志性建筑及特色来命名。具体来说,该命名方法是根据道路周边的村社居民点、山泉等自然景物、人文事物(历史遗迹、文化传说等)、机关单位等命名道路,以及将上述各类既有地名与方位名词(东、西、南、北、中、前、后)相组合来命名道路。如,花园路源自该道路西首的花园庄,北园大街源自北园镇;佛山街、千佛山路均取自千佛山,历山路中的历山,为千佛山古称;千佛山西侧的城市主干道舜耕路则来源于舜耕历山的传说。

随着市民人文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在城市道路命名中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保留城市记忆,这也得到济南市政府的重视。2017年4月,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先后两次关注济南道路命名工作,指出道路命名应体现济南特色,与历史文化相融合,体现老济南味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杰)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