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
薛玉华:农民企业家不忘初心乐善好施
薛玉华,男,1965年1月出生,沾化区大高镇薛家村人,现任沾化区贵富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薛玉华致富不忘本,积极投身公益。他听说镇上要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毫不犹豫掏出26万元捐助金。自精准扶贫成为重点工作后,“奶牛+扶贫”也立即赶了“时髦”。薛玉华资助了24户贫困户,每户发放3400元救助金。他还在自己公司内特设了扶贫岗位,招收贫困户进厂务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薛玉华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让贫困乡亲能吃饱饭、穿暖衣。在薛玉华的养牛基地里,他还在正对大门的地方投资60万元建了200米文化墙。其中,“社会责任”、“感恩”等板块处处透漏着薛玉华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初心。
诚实守信
焦辉:自己垫钱给招商来的企业工人 发放拖欠工资
焦辉,男,198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阳信县洋湖乡西焦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焦辉大专毕业回到家乡,他一直想把农村闲散劳动力利用起来,经多方打听,朋友介绍,招商引资引来了西焦村第一家电子厂。但在2008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厂倒闭,工厂老板消失不见,拖欠工人的好几个月工资也没有着落。在多次联系电子厂老板无果后,他主动联系工人,统计拖欠的工资,并承诺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工资发下来。焦辉把自己家里值钱的东西典卖,先给一部分困难的工人发了工资。此后,他每攒够一笔就立刻分发给工人,一直到把所有拖欠的工人工资全部还清。在这期间他没陪妻子、女儿下过一次饭店,没陪她们出去游玩过一次。但他“诚信如山,一诺千金”的品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尊重,2014年高票当选为西焦村党支部书记。
见义勇为
于清棣:收费站员工勇救失足落水老人
于清棣,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分公司滨州北收费站中队长。2017年3月6日傍晚,年近七旬的杜保林老人在张肖堂干渠黄河三路段散步时不慎滑入了渠中,于清棣恰好从此处经过,听到呼救声迅速跑去,只见河水夹杂着污泥淹没到了老人腰部,于清棣顺势拖过旁边的一把小合梯给老人递去,让老人抓紧,终于把老人从满是泥淖的水渠里拽了上来。在确认老人身体无碍后,满头大汗满身污泥的于清棣悄然离去。水渠深有3米,而且两侧为石砌河岸,直上直下,如果老人当时不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杜保林老人经过近一个月的辗转寻找,终于打听到了于清棣的工作单位。2017年4月1日,杜保林老人来到滨州北收费站向于清棣表达感谢。
敬业奉献
刘飞鹏:救助站工作人员用爱铺就流浪者回家路
刘飞鹏,男,198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滨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当求助电话响起,干脆的几句询问后,刘飞鹏就开上救助车,不管是寒冬腊月的雪夜,还是蒸笼般的闷热酷夏,他都迅速奔向救助现场。患有精神疾病的李淑芬,常年在徐家市场露宿,刘飞鹏一遍遍地跑社区、居委会,一次次地到其家中做工作,帮忙联系医院。刘飞鹏的执着和爱心打动了李淑芬的家人,经过一年的努力,家人终于把她送到了市优抚医院接受治疗。在工作中,他运用倾听、认同、同感、尊重等专业技巧与滞留人员沟通,并针对有智力和精神疾病障碍的滞留人员,总结了“一看、二听、三问、四查”的四步寻亲工作法,得到了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认可和推广。
孝老爱亲
李会桐:守护患病妻子15年
李会桐,男,1949年6月出生,滨城区市西街道办事处下坡李村村民。自2002年以来,他一直精心照顾因先后两次患脑血栓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为了照顾好妻子,他毅然决然辞去工作,每天晚上都坚持给妻子泡脚、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他坚持每天为妻子换洗衣服、擦洗身子,隔两小时就翻一次身、按摩一回。妻子没法咀嚼东西,他就把核桃、小米、豆子、鸡蛋、肉类等用料理机打碎,一勺一勺地喂给妻子。生病后无法言语,李会桐妻子心情一直不好,感觉拖累了家庭,有时一下子就能哭起来,他常常需要像哄孩子一样千方百计的哄妻子开心。就这样,他坚持了15年,每当别人夸奖他时,李会桐总会说:“少来夫妻老来伴,如果换了我有病,孩子他娘也会这样照顾我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