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工作,很大阻力来自鲁藏两地文化观念的差异。不创新思路,援藏工作很容易走进死胡同。”在日喀则,不少山东援藏干部都提到工作思路创新对加快西藏农牧民脱贫的重要作用。
2016年6月,第八批青岛援藏干部组刚到日喀则桑珠孜区,便深入农村调研。他们发现桑珠孜区边雄乡有种植萝卜的传统,全乡10个村大部分村民分散种植萝卜,“曲夏萝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耕作方式较为传承,多为人力耕种,导致萝卜的种植面积小、品种少、产量低。
针对这种情况,第八批青岛援藏干部组借鉴了同样以种植萝卜而闻名的青岛莱西店埠镇的萝卜种植经验,准备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术,培育打造边雄乡的“萝卜小镇”。
据了解,第八批青岛援藏干部组不仅投入120万元,为边雄乡洛玛村和罗布林村捐赠了萝卜种子包衣机、烘干机、编织机、起垄机、自动化播种机及相关滴灌设备,还邀请青岛市农科院、莱西市农业局两名专家赴边雄乡实地指导,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边雄乡开展田间课堂式培训,手把手指导农业技术人员、合作联社同志和农民群众,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种植萝卜,推广青岛萝卜高垄精播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新技术使用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十倍以上。
"来自青岛的新技术、新设备,让萝卜耕种全程采用机械化,真正解放了村里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他们既能耕种自己家的萝卜地,也可以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家庭收入水平大幅增高。"边雄乡党委书记扎西次仁说,推动"萝卜小镇"建设,不仅仅是要以种植萝卜促进产业发展,更是要给当地农民打开一种思路。"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土地和人力都很值钱,人力不能都拴在地上,要敢于尝试新的耕种技术。现在种植萝卜不仅收益高,还有时间外出务工挣钱,不少村民的思想也有了转变。"
第八批山东援藏干部、桑珠孜区扶贫办副主任赵瑞告诉记者,采用新技术种植萝卜每亩种子比传统种植方式节约600元,预计每亩产量6000斤以上,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而在西藏,外出务工一天大约能挣120元。
除了"萝卜小镇",青岛援藏还将持续培育发展“土豆小镇”、“萝卜小镇”、“青稞小镇”、“种子小镇”和“苗木小镇”等,以乡为单位成立农民合作联社,提升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培育打造高原特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整乡整村带动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