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海绵城市工程发挥作用 下雨咽下去天旱吐出来

作者:赵春晖 来源:潍坊新闻网 
2017-06-30 09:38:00
分享

下雨咽下去 天旱吐出来

“海绵城市”样板工程发挥作用 今年已开工28个项目包

潍坊海绵城市工程发挥作用 下雨咽下去天旱吐出来

潍坊新闻网6月30日讯 6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城区北海路与北外环交界处的开元立交桥下,探访刚刚建成的开元公园,一个个“雨水收集罐”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开元公园是潍坊打造“海绵城市”的试点,是集雨洪调蓄生态循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休闲健身娱乐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目前,我市很多新建道路、公园、湿地甚至小区都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涵养水源、抗旱节水发挥了重要作用。

雨洪调蓄,开元公园“会呼吸”

开元公园位于开元立交桥下,以前是一片充斥着建筑垃圾的荒芜地。但自去年以来,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打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座集雨洪调蓄生态循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休闲健身娱乐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开元公园占地约600亩,分为绿化、亮化、辅道和桥涵四部分,总投资近亿元,最大的特点是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据市市政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开元公园是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按照“渗、滞、蓄、净、用、排”理念,公园内取消了大理石地面,所有道路、广场全部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铺设,路面设计均高于绿地。“完全可以实现90%以上雨水的充分吸收、积蓄和利用,实现了雨洪调蓄的生态循环,是一座‘会呼吸’的公园。”工作人员说。

在开元立交桥下,每隔几米就建有一个“雨水收集罐”,可以将立交桥上的雨水收集起来,进行回收使用。

胥山街,道路自己可以“吸”水

记者来到位于潍坊火车站南广场片区的胥山街看到,这条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采用了红色路面设计,远远望去非常漂亮。据了解,胥山街是城区第一条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建设的主干道工程,全部采用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材料,全透性设计。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能够通过面层和基层直接渗透至地下。

胥山街道路工程与普通市政道路相比,有效减少了水泥硬化和石材铺装,可以让城市地面更多地接受雨水滋润,有效控制雨水泾流输出,而且这条道路自身的集水能够满足周边的树木和绿地浇灌。对强降雨汇集的雨水还可以通过就近管线或专设管线汇流到景观河内,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市民雨中通行,同时还水于地,有效助推了“海绵城市”功能的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城市”可调解内涝和干旱

我市虽然有多条河流径流,但依然是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而且一遇到暴雨就会发生内涝。最近几年,我市旱情不断加重,不少水库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非常明显,饮用水多数依靠客水,雨水利用率低、水质污染、城市积水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此,我市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这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痼疾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和建设方式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

据市住建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海绵城市”就是充分发挥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及绿地、水系等下垫面及调蓄设施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通过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低影响开发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今年计划建设项目包53个

经过几年的发展,“海绵城市”对于市民来说早已经不是新鲜词,越来越多充分应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市政工程出现在了市民身边。除了开元公园、胥山街道路工程、两岸交流中心,还有一批市政工程正在建设当中。

据悉,目前城区的志远路、梨园街、永春路、崇文街等道路都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另外,潍坊还在老城区旧城改造项目建设中,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四全一特”社区改造,在樱园社区等项目中打造海绵型示范社区,从场区设计、建筑单体、小区道路与绿化、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与提升,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我市在“十三五”期间,以试点城市先期示范区域为重点,以打造“绿满全城、水润潍州”城市特色为目标,结合城市三区(各类城市新区、园区和开发区)、四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启动了“绿水鸢都”“海绵城市”建设行动。去年,实施了崇文街、志远路、永春路、胥山街、开元立交桥绿化、两岸交流中心等一批示范工程,面积24.3平方公里。今年,计划建设“海绵城市”项目包53个、面积24.5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项目包28个,面积15.6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将对带动提升周边区域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海绵城市”建设有四大重点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有四大重点。

首先是推进海绵型道路与广场系统建设。在新、改、扩建市政项目中充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如新建的崇文街、胥山街、志远路、永春路、梨园街等工程均设置了人行道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措施,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

其次是推进海绵型水系生态系统建设。综合考虑绿网、水网、路网的有机融合,在虞河上游湿地、张面河上游整治、白沙河治理、白浪河提升、凤翔河改造等项目中,实施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坚持“绿、灰”两措并举,河底不做防渗,自然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打造了“会呼吸的海绵湿地”。

再就是推进海绵型绿地与公园系统建设。在开元立交桥绿化、裸露土地绿化等工程中,因地制宜采用微地形、植草沟、雨水花园、小型人工湿地、湿塘、雨水收蓄池等分散式消纳与集中式调蓄相结合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园路、停车场采用透水材料,为周边区域雨水径流提供了滞蓄、净化空间。

还要推进海绵型建筑与小区系统建设。在新建建筑、小区项目中,结合绿色建筑及低碳社区建设,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等措施,收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景观补水和道路清洗保洁等。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