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来源:直播日照 
2017-05-19 13:03:05
分享

日照之所以称为港城,因为日照市有亿吨大港日照港,而日照港“因煤而生”,有了煤码头才有日照港。

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在黄海一路东边、铁路桥西侧,红花绿树间有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塑,这个雕像的名字叫开拓者,是为纪念日照港煤码头建成而设计的,它象征日照港的建设者们积极进取、开天辟地的精神。

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的确,日照港煤码头在日照港口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日照港煤码头主体由栈桥式的引桥和码头构成,引桥由直径约18米的沉箱间隔成跨,共13跨,每一跨88米,整长1144米,码头长520米。水下建筑物深约20米,水上建筑和构筑物高约50米。

为了适应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口的需要,1980年3月,国家计委批复了石臼港设计任务书,同意新建石臼港,并列入“六五”计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港口初建时,国家对港口的定位是大型煤炭输出港。

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82年2月17日,日照港煤码头一期主体工程正式开工,黄海滩头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一辈港口建设者,在既无老港基础,又无大中城市依托的困难条件下,战严寒、斗酷暑,炸礁平滩、移山填海,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建设征程。不亲身经历,可能体会不到当时建设者的艰辛,但在日照港一公司东侧的一座雕塑,让观者无不为其蕴含的精神而肃然敬佩。

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这是象征着当时建港工人用肩挑、用手抬、用拖拉机填海的过程,一些大的石头就是用人工拽到海里去,在当时建港的时候,工人就是这种形象。”原日照港务局局长刘炳寅说,他们把这种辛勤的劳动用雕塑永久的记录下来。

日照港煤码头一期工程投资大,工期短,任务重,起初计划建设一个10万吨级和一个5万吨级的煤炭泊位。后来在施工过程中,考虑内侧挡风浪的条件好,就成了两个十万吨级的码头。

历史建筑寻访:铸就辉煌的见证者-日照港煤码头

码头建设的一个关键是沉箱的预制、安放。在我国以往沉箱的预制往往是靠滑道滑下去,在水内进行接高,而且在施工过程当中,不留施工缝,一次浇筑成。但日照港煤码头的沉箱高22米、直径18米,要一次成型,难度系数极高,于是他们就到

“我们就到国外考察,看看他们怎样施工这样的码头。” 刘炳寅告诉记者。

外出考察加上因地制宜,港口建设者解决了沉箱的技术难题。但是沉箱的安放又考验着建设者们,沉箱安放前要在深达20来米的海里挖好基槽,然后放下大块石料,用人工吊锤在水上夯实,之后潜水员还要下水整平。

港口建设者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煤码头工程的顺利进展。1982年12月27日,奋战在冬日荒滩上的港口建设者们迎来了开工以来的第一个沉箱的上坞、出运、下水并安放成功;1985年10月20日,广州海运局红旗121货轮成功首航石臼港。1986年5月,煤码头通过国家级验收,工程总评优良并荣获了国家银质工程奖、施工鲁班奖,并入选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十大水运工程。“黄海滩头千年睡 日照东岸巨港出”,1986年5月20日,日照港正式开港开放。

三十多年过去了,日照港从鲜为人知到走向世界,从大港迈向强港名港。去年11月,退港还海、生态修复项目“日照月亮湾工程”开工建设,日照港煤码头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但作为港口历史文化要素,铸就辉煌的见证者和雕刻光荣的丰碑,煤码头被保留下来,将以崭新的容颜姿态呈现给世人。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