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下佛羊村的赵大姐最近遇到了件蹊跷事儿,自己的工资卡里头明明存了两万三,也没花,可这天她想用里头的钱的时候一查,里头就剩了八千九,一下少了一万五千多!
攒了一年多的血汗钱突然不翼而飞,赵大姐急得不行,赶紧找银行打印了交易明细。这一看不要紧,敢情这个“贼”还是个慢性子:钱是从3月份开始没的,关键是不是一次划走的,而是一次次扣没的。
记者仔细问了一下,才发现事情不是想像的那样被某个骗子套走了。因为明细显示,从今年3月初开始,赵大姐的银行卡出现了一百多次消费记录,多的时候几百,少的时候几十,全是通过大姐的微信交易的,花钱的肯定不是外人。
细查下来,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花这钱的是赵大姐的9岁的儿子森森。
据赵大姐说,儿子玩游戏她知道,但儿子告诉她不花钱。在询问下,9岁的儿子森森承认,那一万五千块钱就是他花的,多半都用来购买一款手机游戏的点券。可消费得需要密码啊,孩子是怎么知道的呢?
森森的回答也很简单:“我是自己这么试出来的。”
可是记者还有一个疑问,每次扣钱不都会有短信或者微信通知吗?难道赵大姐就没发现吗?
提起来这个,不得不说这赵大姐啊,心也太大了。因为孩子每次花钱数额都比较少,多数都没有短信通知,仅有的几次大额交易通知短信,赵大姐还没当回事。结果短短两个月,孩子就消费了一万五千块钱。
事情终于弄明白了,可一万五也不是小数目,钱还能要回来吧?记者联系了律师,律师的回答让赵大姐看到了一线曙光。“十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超出自己的智力,应该由其法定代理人实施,否则其行为无效,卖方须返还财产。”
于是,记者电话给到了游戏公司。游戏公司给出回应,需要赵大姐先提供相关凭证,至于钱会不会退回,还要进一步调查。
记者了解之下也发现,赵大姐遇到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像森森的同学,就有很多玩这个游戏,也有个别同学瞒着家里人往游戏里充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