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济南王官庄社区的耿宜昌老人也没闲着,每天一大早打开微信,给自己的合唱团拉票。曾一度被年轻人当成专属品的微信正成为一些老年人的新宠,在经过最初几年的用户积累后,老年用户正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微信,用微信来收发信息、分享内容、交流感情已成为不少老年人的生活日常。
在别人的带动下尝鲜觉得方便后主动使用
和多数老年人一样,济南王官庄八区的刘胜林还不明白一张张照片、一条条视频内容是如何瞬间从一部手机发送到另外一部手机上的,但微信就这样突然闯进他的生活。作为社区党总支的一名委员,72岁的刘胜林还在社区发挥余热,承担着一些工作。2016年年底的时候,他身边的老年人多数都在使用微信,很多工作都通过微信联络,这让他不得不接触这个陌生的东西,年前他换了手机,装了微信。尽管身边有人给他指点,但他学得很慢,总有种被拽着走的感觉。
走访多个社区后,记者发现,不少老年人像刘胜林那样,被周边人所带动使用微信,由被动学习到发现它的方便之处,再到主动使用。记者采访的十多位老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微信是由子女安装的。
目前,老年用户已经形成较为可观的基数。在青龙街社区和王官庄八区的两个合唱团共四五十个老人中,几乎每人都有微信。在城乡地区,也有很多老年人使用微信。章丘普集镇曾发生过一起车祸,一对母女骑电动车遭大货车碾轧。记者采访一位六旬老人时,她还将微信里的车祸视频给记者看。
老年用户的快速增长已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年底,微信发布的年度生活报告中特意提到老年用户日渐活跃,将会更加考虑老年用户的需求。
现实中失去了亲情微信里找到了安慰
除了微信自身的便捷外,不少老年用户还基于对情感交流的需要使用微信,而且老年人感觉最实在的就是微信不收费。从微信发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不少老年人在打字、视力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他们很喜欢微信语音、视频的功能。
“吴民,还有两个小宝宝,你们春节好,你们在干吗呢?”每逢节假日,81岁的吴庆林老先生和老伴儿总是习惯通过微信向远在美国的孩子发一段语音,互相问候报个平安。吴老先生说,他孩子早在1997年就去了美国工作,后来在那边定居,因工作繁忙,几年也回不了一次家。之前,家人们很少联系,“国际长途很贵。”2015年的时候,孩子回来给老人换了智能机,装了微信,亲人之间经常在微信上发些旅游的照片和动态。
“你在现实中失去了亲情和爱,在另一个地方总会找回来。对我来说,微信就是一个非常有亲情的地方。”济南王官庄八区59岁的巩敏女士说,2016年,90多岁的母亲病重离开人世。那段时间,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伴着一幕幕的往事涌来。在最为悲伤的时候,她梳理了母亲的点滴,将那些陈旧的照片连同自己的心声发在微信里,把情绪发泄出来。
在朋友圈里,她的好友给了她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在朋友圈里,巩敏深深感到了另外一种亲情弥补了母亲离去的遗憾。“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你找谁说去呢,又通过什么方式说呢?”
现在,巩敏在微信上找到了另一方乐土。她喜欢诗歌创作,把旅游时的照片和即兴创作发在朋友圈里,和朋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乐趣。
外出蹭网在家通宵玩老人也会对微信痴迷
相比之下,年轻人喜欢原创,老年人则更喜欢分享。不少老年人喜欢生活小窍门、养生保健、美食和食品安全、搞笑视频和一些防骗的内容。老年人加入的微信群多为亲友群,其中以家庭内部群、同学群和社区居民群居多,少数老人会加入某类爱好者的群。
71岁的耿宜昌是王官庄八区居民,他加入了社区的微信群,还开设了社区合唱团的群。“老年人都有时间,也关心身边事,加到社区群很方便。”
对不少老年人来说每天都会花上一两个小时使用微信,还有老人已把浏览微信当成一种习惯,手机不离手,有事没事都要瞅一眼。已经退休仍常年置身公益活动的张秀华说,她在家时要帮忙照看三岁大的孙子,因为担心孩子视力下降,家里一般不看电视,微信就成了张秀华打发时间、取乐的一种方式,“基本上闲下来就会看两眼。”
青龙街社区居委会委员李臻臻说,有的老人甚至会对微信痴迷。“我们社区有个老人就非常喜欢玩微信,有时候一晚上都不睡觉。”不少老年人在外边也会出现“蹭网”的情况。社区居委会主任、书记王群群介绍,不少老年人学习的欲望很强烈,从2016年初,他们就在社区开展了微信培训,培训班结束后,陆陆续续有五六十位老人经常来社区里咨询微信使用的一些操作。
2016年微信年度生活报告里关于老年人微信使用的相关数据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老年人每天人均发送微信信息次数有44次,典型用户(80后、90后)有74次,95后用户81次;老年人更喜欢用语音和视频聊天。语音消息占比中,老年人以22%占据首位,高于典型用户的16%和95后用户的13%;每月通话时间82分钟,也高于典型用户和95后用户。
相关链接:
老年人朋友圈调查:群里7条分享5条是谣言!被套路了
一直以来,食品安全、养生类的信息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尤其在微信朋友圈、亲友群很是叫座,深受一些中老年人的青睐。这其中不乏大量谣言,不少人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向身边亲近的人输出这些信息。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通气会,就有效治理网络食品谣言展开座谈,要加大对食品安全谣言制造者的处罚、追责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使谣言无处遁形。
女儿的烦恼:
早上六七点收到母亲的“骚扰”微信
自从母亲安装了微信,学会了转发,在省城上学的大学生小张就再也没消停过。她经常在早上六七点钟就收到母亲微信消息的“骚扰”。她觉得母亲转发的这些东西是多余的,她早就开始不看了,更不会转发。
“鸡汤类的文章、防诈骗的都有,大部分还是有关食品安全的。这个不能吃,那个有毒、致癌。”小张说,起初母亲给她发这类文章的时候她还看一看,回复一句“看到了”,后来索性连回复都不回复了,任由母亲转发,隔几天就会攒很多。
小张告诉记者,阅读微信中的这类信息已经成了母亲生活常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并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家里的日常生活。“她看了之后会当真去做,关键是好多文章本来就是假的,她也跟着学。”
“比如说以前传香蕉泡过药水,那段时间她就没去买香蕉吃过。”至今,小张的母亲说起这事还称,吃香蕉总感觉像吃药水一样。不过她至今仍不知道,“香蕉浸泡的白色液体是甲醛或甲醇等有毒液体”是谣言。
让人吃惊的调查:
150人中仅7人未收到过食安信息
像小张母亲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她的同学小徐告诉记者,父亲也经常转发这类的信息给她。
在记者进行的一项对150多人的调查中,多数人都表示他们曾遇到过身边人转发食品安全的内容,仅有7人表示没有接收到过这类信息,也未在朋友圈看见过。剩下的绝大部分人都曾接收到或在朋友圈看过此类信息。
市民张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家里微信群的聊天记录。“速转!十万火急!!!”“各位家长注意了,这个东西千万不能喝!”“不是吓唬你,七点以后不要再吃它了!”这样标题的内容不断地滚动在家庭群里。
在一所中学上班的老师小刘告诉记者,不光是在朋友圈、亲友群里,鸡汤类文章、食品安全类文章、养生文章甚至渗透到工作群里。在办公室,食品安全经常成为谈资。“大家看到一些东西,就会说给其他人,彼此提醒一下。”
五年前已被辟谣,现在仍有人信
网上流传的不少食品安全内容其实都是谣言,内容并不真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17个部门单位共同主办的2016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食品安全谣言已经占到了网络谣言传播量的45%,位居第一位。不少谣言被反复传播。
市民张先生提供了10条家属群里分享的内容,其中一条是“最近医院急诊的患者比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丰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会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时候放大蒜,如果大蒜变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会产生一种毒素,医院治不好,后果很严重。”
记者搜索这条信息发现早在2012年就有该谣言,并演化出多个版本,当时就有多家媒体进行辟谣。济南市餐饮协会、千佛山医院营养学专家杜慧真告诉记者,造成中毒的原因很可能是蘑菇本身有毒,并不是说蘑菇和茄子不能在一起吃。大蒜是否变色,并不能作为测量蘑菇是否有毒的依据。“蘑菇和小米、大黄米千万不要同吃”的说法也没有任何依据。
记者查阅到,其他几个类似“吃鲜水果能治愈癌症”“煮东西先把水烧开,不然会有致癌的危险”“国务院防癌办发布抗癌防癌蔬菜排行”等内容也均属于谣言,早已被辟谣。
原因一:心理需要
50岁以上人群中八成多关注食品安全
在有关食品安全的话题上,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态度有明显差异。
济南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张洪涛认为,中老年人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转发这些内容的人则是出于一种求关注、求交流的心态,想用新奇有用的信息来与他人产生交流。调查问卷中,50岁以上的人中88%都表示关注食品安全,41岁至50岁的人中也占了39%,年轻人则在14%左右。
相比于处在事业打拼期的年轻人所关注的成功学、心灵鸡汤等,中老年人更在意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健康问题。50多岁的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平时经常看到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所以看到疾病预防和食品安全信息就很敏感。
原因二:甄别能力差
“觉得微信里分享的不会有假”
另外,在4月1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举行的通气会上,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分析,有不少食品安全的谣言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假借权威机构的名义,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市民张先生向记者提供了10条家属群里分享的内容,其中,“这东西喝了就等于死”“晚年不想得癌知道这一点就够了”等3条链接已经被删除,其中1条显示被投诉。而剩下的7条食品安全内容中,记者查阅发现,其中5条被明确证实属于谣言。
济南市民韩女士告诉记者,她之前看到过的一条内容很吓人,称家里常见的两种液体一旦混合,马上就能致人死亡,她随后就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类内容,但现在已经被删除。
不少中老年人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媒介素养比不上年轻人,轻信微信上的内容。“像我的父母,他们对微信的理解跟咱的理解不一样,他们觉得微信里的东西就像电视里播出的东西,不会是假的。”市民小张告诉记者。
原因三:情感行为
出于对亲人的关心,要尽到提醒义务
据张洪涛介绍,不少中老年朋友对新事物的认知度不够,法律意识淡薄,不排除一些中老年人人云亦云转发相关内容的情况,但也有很多父母转发这类消息是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保护,是基于情感的一种行为。“父母害怕子女因一些隐性的危险而受到伤害。”
在调查问卷中,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转发这些内容会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帮助。
济南的王女士认为,微信圈子就是把实际生活圈子搬到了社交平台上。在实际生活中,大家吃饭、闲聊的时候经常会谈论食品安全问题,在微信家庭群里,转发食品安全的内容本身也很正常,是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网络沟通的一项议程,也是基于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粘性的需要。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