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系列报道③
编者按:为迎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即日起,大众网推出“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走在前列”系列报道,宣传报道我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山东医改的那些事: 让百姓享受看得见的实惠
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
2017年4月6日对于济南市民赵先生来说,是个百感交集的日子。下午两点半,他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为青海户籍的母亲办理了出院结算手续,总共39102.06元的治疗费用,刨去医保支付和补助部分,赵先生个人只需支付1391.04元。赵先生感叹说,以前母亲在济南看病住院需要报销,都得把材料寄回青海,至少要折腾两三个月才能拿到报销款,如今能跨省即时结算,实在是方便太多了。
从医保省内异地结算到跨省异地住院费用即时结算,从城乡医保“双轨制”到“城里人”“农村人”一张卡、一样的报销标准,在全省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未来3年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让失能老人不再担心无人照顾……十八大以来,山东的医改步伐一直没有停歇。虽然每一步都很艰难,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山东医改的每一件“小事”都在关注你我的健康,改变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首破医保双轨制,不再分“城里人”“农村人”
年过六旬的李绍来万万没想到,自己虽然不幸生了场大病,却万幸地赶上了好时候。李绍来是淄博市临淄区的一位村民,2014年起因患结肠癌多次住院治疗,到2016年下半年,累计医疗费用超过20万元。不过,在使用了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和大病保险报销后,他的实际报销比例达到了73%以上,个人只需支付不到6万元。
同样的社保卡,同样的参保报销标准,山东人看病保险不再区分“城里人”“农村人”。老李的“好时候”可谓来之不易。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前,新农合工作由卫生部门牵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人社部门牵头,“双轨制”弊病十分明显:管理分离、资源分散、差别待遇、重复参保……这不仅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而且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村户籍的群众长期存在医保“不公平”的印象。
2014年李绍来患病住院时,正是山东医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公平逐渐覆盖城乡之际。2013年1月1日,山东东营率先试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居保)合并,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在市级层面实现城乡医保一体化的地市。2013年10月份起,淄博、威海两地相继筹备试点城乡医保并轨。一场探索城乡医保统筹公平之路的“革命”正在酝酿。
打破双轨制的进度在不断加快。在总结东营、淄博、威海3市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12月30日,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明确了主要政策规定。2014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出炉具体的整合“时间表”。截至2014年底,全省17市已经全部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出台了新的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各地正在组织参加新的医疗保险。2015年1月1日起,山东省新的医疗保险政策正式实施,山东城乡居民医保正式并轨。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山东不仅是十八大后全国第一个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省份,在参保人数上也是遥遥领先。截至2016年6月底,全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185万人,居全国第一位。
对药价虚高说“不”,山东已取消58亿元药品加成
“医改提了多年,现在进入实质性阶段,可以说到了改革深水区。”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毕宏生的感叹。说到看病就医,老百姓抱怨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是多年来医改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十八大以来,山东大力推行药品“零加成”,无疑是加快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现状的一项重要举措。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聊城市东阿县就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两家县级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由东阿县财政每年拨付1800万元进行补偿。从2013年起,山东分3批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底前实现县(市)全覆盖;2016年6月,先后在驻济省属公立医院和济南、日照等12个市启动综合改革,全省纳入改革的公立医院达286家。
药品零加成改革的一项直接福利就是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以枣庄为例,从2016年6月到2017年初,枣庄市直7所医院,共取消药品加成6169.8万元,患者门诊次均费用256.5元,同比减少6.4%。出院患者平均费用9576.7元,同比减少2.4%。
截止到2016年10月,全省共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58亿元。记者从山东省卫计委了解到,所有公立医院在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还实现了财政补偿、编制备案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政策保障、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的全覆盖,这比国家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年半。
当然,要让药价真正降下来,让百姓就医真正省钱、享实惠,改革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在省内医药界人士看来,取消药品加成只是降低药品价格迈出的一小步,真正使药品形成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必须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的全链条、全流程进行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副院长王凌认为,下一步,政府应当在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后,继续配套推进医保改革,严格规范药品采购,强化用药行为监控,彻底切断药品与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最大限度挤出药价虚高的水分,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空间”。
从个别试点到全省推开,“长护险”让失能老人不再愁
“听说了吗?‘五险一金’要变成‘六险一金’了!”最近一段时间,省里有关增加职工长期护理保险的消息让济南市历下区的老任一家高兴不已。老任和老伴早已退休,儿子在外地结婚安了家,老俩口身体都不大好,原本一直担心哪天突然起不来床了,还得拖累儿子一家回来照顾,现在听说退休职工也能享受“护理险”,顿时感觉心里有了底。
老任一家的喜事儿浓缩了山东近年来探索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取得的成果。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失能老人群体也日益庞大起来。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2亿,其中失能和半失能人数超过4000万,需要被长期照料看护。一方面,看病和养老的脱钩让“养老难”成为每一个有长期卧床、患病老人的家庭最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无论是入住公立养老机构还是请家庭看护,动辄每月数千元的高昂费用,又让企业退休职工家庭捉襟见肘。
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被提上了日程。在山东,青岛作为一个老龄化严重的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了总人口的19%左右。早在2012年,青岛就已在全国率先在城镇职工中试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随着城乡一体化新医保政策实施,从2015年1月1日起,农村老人也被纳入到青岛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覆盖范围,青岛市也成为全国第一个对城乡参保人实现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全覆盖的地区。
改革和惠民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省政府于2014年6月出台《关于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推进建立社会化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青岛、东营、潍坊、日照、聊城5市先后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全省试行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大众网记者初步梳理《意见》发现,从参保范围来看,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和退休人员将被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从保障范围来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重点保障长期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的参保人员日常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服务费用;从待遇支付来看,原则上规定范围内的护理服务费用支付标准掌握在75%左右……
从试点到全省铺开,山东推行长期护理险的步伐还将继续加快。按照《意见》要求,全省各市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在2017年6月底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除先期试点的市外,其他市2017年要选择1-2个县启动实施,利用3年左右时间,将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全省全面建立起来。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