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东盟水产教育网络、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青岛市人民政府、中国—东盟中心等协办的 “中国—东盟水产教育网络校长论坛暨海洋与水产科技研讨会”在青岛召开。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20余所科教机构、国际组织和中国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这是青岛地区首次举办的聚焦“海上丝绸之路”水产科教合作和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会议。
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德平、东盟水产教育网络主席Sukree Hajisamae、中国-东盟中心秘书处代表周武先生、中国海洋大学于志刚校长出席开幕式,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主持开幕式。欧盟水产技术创新平台国际合作部主席、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比利时根特大学Patrick Sorgeloos教授因故未能参会,特向大会发来录制好的报告视频和致辞。
本次会议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中国—东盟水产科教协同创新”。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就水产教育领域的科教融合和国际合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第一阶段的校长论坛上,来自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马来亚大学,泰国农业大学,印度尼西亚苏迪曼将军大学,菲律宾米沙鄢大学等高等院校的23位代表围绕海洋和水产学科教育、科研和产业发展等分别作了报告。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教授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海洋大学的国际化探索”的主题发言,水产学院院长李琪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科学的教育与研究”的主题发言,增进了与会代表对中国最新的水产养殖研究成果和海洋水产领军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模式的了解。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执行校长Nor Aieni Binti Haji Mokhtar博士、东盟水产教育网络秘书长Yeong Yik Sung博士、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院长薛长湖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副院长汪珉教授分别主持了主题报告会。在第二阶段的海洋与水产科技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欧盟面向中国与东盟的水产科技合作机制与建议”“ 东盟水产教育网络在欧盟—东盟水产创新技术平台和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中的策略、合作设想和角色”“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校际联盟”“发起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协作网”等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就中国-东盟水产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技联合发展提出倡议并达成共识。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海洋大学与多所东盟高校的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宣布启动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研修及可持续海水养殖技术国际培训班,以共同探讨建立多方参与的东盟青年科技人才合作培养与科技联合发展机制,打造与东盟国家科教合作的新格局;召开了东盟水产教育网络2017年度工作讨论。
东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和优先地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是国际水产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国家,与中国在水产业、资源和贸易等方面存在着良好的互补性,因此,东盟国家对加强与中国的科技与产业合作具有迫切需求,已成为命运共同体。作为落实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有关工作部署,本次会议的举办,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与东盟国家良好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将中国水产科技协同创新智慧与成功经验推广到东盟国家,搭建起与东盟主要国家科教机构的合作联系网络,对落实国家“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东盟水产科教融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日报青岛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