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信任危机:禽流感令家禽行业损失惨重

来源:齐鲁晚报
2013-05-13 16:05:30
分享

以往市场上活鸡现宰的情景,随着此次H7N9禽流感的到来,变成了一种回忆,众多证据让活禽市场成为此次疫情传播的众矢之的。但不去活禽市场,传统的生活、饮食习惯,又很难让人们短时间内接受现代工业化的“流水鸡”。禽流感时期,如何饮食,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坐月子吃不上活鸡了

“已经转了整个市场,只找到两只活的,还是天价鸡。”谈起买活鸡难的问题,23岁的柴志华颇有共鸣。

记者是5月10日在济南堤口路附近一家售卖农副产品的大型市场偶然遇到小柴的。

柴志华说,嫂子最近刚生了孩子,由于身体虚弱,母亲差他到市场上买鸡,“说是炖了给嫂子补身子。”临行之前,母亲一再叮嘱,“要现宰的活鸡。”

其实此前小柴已经从电视、报纸上看到不少关于禽流感的报道,知道市场上的活鸡“可能不安全”,但他拗不过坚持认为“活鸡最补身子”的母亲。

自此次禽流感事件爆发以来,关于如何吃鸡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内的专家们,给出的解答几乎一样:“煮熟的东西没问题。”

但是,柴母显然忽略了专家们接下来的“更重要”的建议,“尽量不要接触活的鸟类,尤其是市场上售卖的活鸡。”

小柴转遍整个市场,只在一个店铺附近见到两只孤独活着的芦花鸡,“以前有好多家卖鸡的,笼子里都是满的。”小柴说,这次他只见到一些空笼子。

这两只鸡的主人也没在铺子里,附近帮忙照看的小贩告诉小柴,自从枣庄发现山东首例禽流感病例后,济南的这个市场上就“不再允许卖活鸡”。“原来以为只是买鸡的人会少,没想到卖鸡的连人都没了。”

仅存的两只活鸡价格不菲,“25块钱一斤”,对此小柴有些不满,这与母亲此前交代他的六七元一斤的价格,有着太大的差距。

小柴最终也没有买这两只鸡:“一是因为贵,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安全,暂时不买了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

推荐